A.可以取代
B.不可取代
C.可设置可不设置
D.多余设置
50.下列不符合动火分析规定的是( )。
A.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B.取样时间与动火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60min,如超过此间隔时间或动火停歇时间超过60min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C.若有两种以上的混合可燃气体。应以爆炸下限低者为准
D.进入设备内动火,同时还需分析测定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中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
答案
1、A B C
2、遗传效应 躯体效应
3、B
4、A
5、A
6、A B C D F
7、A B
8、B C D
9、B
10、A C D
11、A
12、B
13、B
14、B C
15、答题要点:
重要性原则。按照每个控制器对实现系统目标的重要程度,决定其位置安排的优先权。控制器越重要被安排的位置越好。
使用频次原则。按照每个控制器在系统操作中的使用频次多少决定位置安排的优先权。控制器的使用频次越多,被安排的位置越好。
功能原则。按照功能关系安排控制器的位置,将功能相近或相关的控制器组装在一起,把同类设备功能上相似的控制器安排在相对一致位置上。
使用顺序原则。对系统操作中使用顺序固定的控制器,按照它们的使用顺序安排其位置。
16、A
17、B
18、A
19、答题要点:
人机系统类型分类多种多样,有些很简单.有些极复杂。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1)从反馈作用上可分为闭环系统和开环系统两种类型。闭环人机系统也叫反馈控制人机系统,其特点是:系统的输出直接作用于系统的控制;开环人机系统的特点是:系统输出不对系统的控制发生作用,所提供的反馈信息不能控制下一步的操作。
(2)从自动化程度上可分为人工操作人机系统、半自动化人机系统及自动化人工系统三种类型。人工操作人机系统中,由人供给系统所需动力并控制整个操作过程。半自动化人机系统中,人作为生产过程的控制者,在操作过程中感知信息和处理信息,操纵具有动力的机具设备。自动化人机系统中,人通过显示器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接受及处理全部由机械完成。
20、浅孔爆破法 中孔爆破法 深孔爆破法
21、工作条件时间概率
22、A
23、适宜刺激
24、B
25、A
26、D
27、C
28、B C E
29、答题要点: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人机匹配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信息由机器的显示器传递到人,选择适宜的信息通道,避免信息通道过载而失误,以及显示器的设计如何符合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2)信息从人的运动器官传递给机器,如何考虑人的极限能力和操作范围,控制器如何设计得高效、安全、可靠、灵敏;
(3)如何充分运用人和机各自的优势;
(4)怎样使人机界面的通道数和传递频率不超过人的能力,以及机如何适合大多数人的应用。
30、B
31、C
32、B
33、B
34、B
35、A
36、答题要点:
工作的负荷。如果工作负荷过重,工作要求超过了人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力,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工作的变动。机构的改组、职务的变迁、工作的重新安排等,破坏了人的行为、心理和认识的功能模式。
工作中的挫伤。任务不明确、官僚主义造成的困难,职业培训指导不够等,阻碍人达到预定的目标。
不良的环境。噪声太大,光线太强或太暗,气温太高或太低以及不良的人际关系等。
37、A
38、A
39、A B C
40、A
41、B
42、D
43、B
44、答题要点:
井巷施工期间常见的事故有:顶板冒落事故、主井施工的悬吊和提升事故、水灾事故、火灾事故、瓦斯煤尘等事故。
巷道冒顶事故主要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开岔或贯通处、大断面硐室、破碎带。
提升设备的操作系统及保护装置如不进行定期检修而运行超载时,均可能发生提升事故。因而要求完善提升机的各项保护装置和信号装置;完善井口设施,加强对吊桶与罐笼的检修,和对提升钢丝的定期验收、检查和维护工作。各种悬吊设备设计时必须符合“矿山井巷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井巷施工时,岩层中的地下水和与井下相通的地表水突然大量涌水进入井下空间,均可能发生水灾事故。
井巷施工期间的火灾事故根据火源不同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前者如违章使用明火、电气着火或机械摩擦产生电火花,瓦斯和煤尘爆炸均可能引发外因火灾。后者有煤炭在常温下被空气氧化而产生热量,可能导致煤炭自然发火。
井巷施工的瓦斯煤尘事故一般可能在井筒揭开煤层时或掘进采区巷道时发生。为防止揭开煤层时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首先确认所建矿井是否存在这种危险,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45、C
46、C
47、A C D
48、A
49、B
5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