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水利和矿山建设常见的施工项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工程建设穿越隧道的技术日趋成熟,大量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总体上看,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及意识的提高,隧道施工事故大幅度减少,但由于其属隐蔽工程,仍比其它工程事故相对频繁,所以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从几方面论述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一点见解。
一、隧道施工特点
隧道建设不同于其他的生产形式,兼具施工工程和矿山工程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一个投资大、设备多及技术复杂的生产过程,且施工对象受地质因素和管理因素的影响,因而更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
由于新建交通所跨越地区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修建隧道的长度越来越长,埋深也越来越大,洞径截面也越来越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长、大、深、难”的发展趋向与特点必然带来施工中的“风险大、受未知因素影响大、资金投入量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问题。“长”:隧道的长度几乎与地质灾害的多少成正比,隧道越长穿越的地质灾害越多,其施工风险也相应增大;“大”:随着在建隧道断面越来越大,施工风险也越来越大;“深”:新建隧道工程的埋深越来越大,较大地应力、涌水突泥、瓦斯等问题相继出现,问题较多,如处理不当施工安全难以保障;“难”:地下工程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有围岩软弱、节理裂隙发育、易坍塌、瓦斯的影响;也有穿越岩溶地区时,非常复杂的岩溶区域各种岩溶水系统的相互作用,易造成涌水、突泥等特大灾害的困惑。
二、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隧道施工由于其工程的特殊性,不确定因素和不安全因素较多,这些因素主要有地质条件、安全管理、施工通风、爆破作业及爆破器材、施工设备与设施、出碴与洞内运输、个人防护、环境条件、施工用电等。且隧道施工中作业面狭窄、工序间干扰大,在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各类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受主观因素的控制。我们可以在以往的事故中发现因人的意识不强或不尽职责而引发的,体现在管理混乱、违章违纪、盲目施工、基础薄弱等方面。
三、控制事故的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人员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必须从基层到公司经理,从每个工序操作规程到整个项目的施工组织,个人思想意识。都要有深入的认识和严格的规定。从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从根本上加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以达到安全、效益、进度、质量的合理匹配。
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应将各种安全措施制度化,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使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施工单位应建立起三级安全管理机构。
2、 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加强监控量测工作
应结合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明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预报的内容、预报频次、实施计划,配备能够胜任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合格技术人员,确保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及数据的真实性。
监控量测是确定围岩变形、调整支护参数、设计参数的重要依据,必须充分重视监控量测工作,配备专职人员,制定详细的监控量测方案,并根据地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建立最大日变形量和累计变形量的风险预警机制;
3、对施工通风、爆破作业、施工设备及施工机械等的管理
施工安全还受许多可控客观因素影响如:施工通风、爆破器材、施工设备及设施、个人防护、环境条件等;重视和有效控制这些可控因素可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可通过巡检、专检、指令、专题会议等手段进行监控。
4、正确选择隧道施工方法
应根据围岩级别、地下水、隧道断面的大小、工期及自身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隧道施工方法;应优先采用工序相互干扰小、便于机械施工、安全有保障的施工方法;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大隧道,选择适用性强的方法,减少施工方法的变更。
5、推进标准化作业的建设
标准化作业使得施工现场的生产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标准化建设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是施工环境和秩序。标准化作业要求每个作业人员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按规范要求作业,进行正规化施工,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强化施组,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严格现场的安全管理,强化企业内部安全管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将安全生产、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应急救援预案等作为主要内容。对穿越断层破碎带、岩爆地段、瓦斯、等不良地质地段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预,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
7、物资的准备与管理
对纳入合同的安全生产费用,按各种预案要求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器材、设备,应急救援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对预案所备物资必须用于现场施工安全,不得挪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