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案例总结
在上述案例中导致事故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过于盲目自信、疏忽大意
(2)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不过硬
(3)操作人员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对各项规章、制度、规程的执行力较差
(4)起重机由于维护、使用不当使其存在不安全状态
(5)对于危险范围没有进行的控制
(6)作业现场管理混乱,管理效率偏低
(7)安全检查工作完成的不好
(8)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情况不理想
(9)作业现场缺乏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0)作业现场没有安全警示标志
3.起重事故的预防对策
3.1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
3.1.1调运前的准备
吊运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高处作业还必须佩戴安全带和工具包;检查清理作业场地,确定搬运路线,清除障碍物;室外作业要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流动式起重机要将支撑地面垫实垫平,防止作业中地基沉陷;对使用的起重机和吊装工具、辅件进行安全检查;不使用报废元件,不留安全隐患;熟悉被吊物品的种类、数量、包装状况以及周围联系;根据有关技术数据,如重量、几何尺寸、精密程度、变形要求,进行最大受力计算,确定吊点位置和捆绑方式;编制作业方案,对于大型、重要的物件的吊运或 多台起重机共同作业的吊装,事先要在有关人员参与下,由指挥、起重机司机和司索工共同讨论,编制作业方案,必要时报请有关部门审查批准;预测可能出现的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选择安全通道,制定应急对策。
3.1.2起重机司机通用安全操作要求
有关人员应认真交接班,对吊钩、钢丝绳、制动器、安全防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认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开机作业前,应确认处于安全状态方可开机:所有控制器是否置于零位;起重机上和作业区内是否有无关人员,作业人员是否撤离到安全区;起重机运行范围内是否有未清除的障碍物;起重机与其他设备或固定建筑物的最小距离是否在0. 5m以上;电源断路装置是否加锁或有警示标牌;流动式起重机是否按要求平整好场地,支脚是否牢固可靠。
开车前,必须鸣铃或示警;操作中接近人时,应给断续铃声或示警。
司机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不得利用打反车进行制动;不得在起重作业过程中进行检查和维修;带载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或带载增大作业幅度;吊物不得从人头顶上通过,吊物和起重臂下不得站人。
严格按指挥信号操作,对紧急停止信号,无论何人发出,都必须立即执行。
吊载接近或达到额定值,或起吊危险器如液态金属、有害物、易燃易爆物时,吊运前认真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吊运。
起重机各部位、吊载及辅助用具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应满足安全要求。
有下述情况时,司机不应操作:起重机结构或零部件,如吊钩、钢丝绳、制动器、安全防护装置等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和损伤;吊物超载或有超载可能,吊物重量不清;吊物被埋置或冻结在地下、被其他物体挤压;吊物捆绑不牢,或吊挂不稳,重物棱角与吊索之间未加衬垫;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作业场地昏暗,看不清场地、吊物情况或指挥信号;在操作中不得歪拉斜吊。
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控制器置零,关闭总电源。重新工作前,应先检查起重机工作是否正常,确认安全后方可正常操作。
有主、副两套起升机构的,不允许同时利用主、副钩工作。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每台起重机都不得超载。吊运过程应保持钢丝绳垂直,保持运行同步。吊运时,有关负责技术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应在场指导。
露天作业的轨道起重机,当风力大于6级时,应停止作业;当工作结束时,应锚定住起重机。
3.1.3司索工安全操作要求
司索工主要从事地面工作,例如准备吊具、捆绑挂钩、摘钩卸载等,多数情况还担任指挥任务。司索工的工作质量与整个搬运作业安全关系极大。其操作工序要求如下:
3.1.3.1准备吊具。
对吊物的重量和重心估计要准确,如果是目测估算,应增大20%来选择吊具;每次吊装都要对吊具进行认真的安全检查,如果是旧吊索应根据情况降级使用,绝不可侥幸超载或使用已报废的吊具。
3.1.3.2捆绑吊物。
对吊物进行必要的归类、清理和检查,吊物不能被其他物体挤压,被埋或被冻的物体要完全挖出。切断与周围管、线的一切联系,防止造成超载;清除吊物表面或空腔内的杂物,将可移动的零件锁紧或捆牢,形状或尺寸不同的物品不经特殊捆绑不得混吊,防止坠落伤人;吊物捆扎部位的毛刺要打磨平滑,尖棱利角应加垫物,防止起吊吃力后损坏吊索;表面光滑的吊物应采取措施来防止起吊后吊索滑动或吊物滑脱;吊运大而重的物体应加诱导绳,诱导绳长应能使司索工既可握住绳头,同时又能避开吊物正下方,以便发生意外时司索工可利用该绳控制吊物。
3.1.3.3挂钩起钩
吊钩要位于被吊物重心的正上方,不准斜拉吊钩硬挂,防止提升后吊物翻转、摆动:吊物高大需要垫物攀高挂钩、摘钩时,脚踏物一定要稳固垫实,禁止使用易滚动物体如圆木、管子、滚筒等做脚踏物。攀高必须佩戴安全带,防止人员坠落跌伤;挂钩要坚持“五不挂”:起重或吊物重量不明不挂,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挂,尖棱利角和易滑工件无衬垫物不挂,吊具及配套工具不合格或报废不挂,包装松散捆绑不良不挂等,将不安全隐患消除在挂钩前;当多人吊挂同一吊物时,应由一专人负责指挥,在确认吊挂完备,所有人员都离开站在安全位置以后,才可发现起钩信号;起钩时,地面人员不应站在吊物倾翻、坠落可波及的地方;如果作业场地为斜面,则应站在斜面上方,不可在死角,防止吊物坠落后继续沿斜面滚移伤人。
3.1.3.4 摘钩卸载
吊物运输到位前,应选择好安置位置,卸载不要挤压电气线路和其他管线,不要阻塞通道;针对不同吊物种类应采取不同措施加以支撑、垫稳、归类摆放,不得混码、互相挤压、悬空摆放,防止吊物滚落、侧倒、塌垛;摘钩时应等所有吊索完全松弛再进行,确认所有绳索从钩上卸下再起钩,不允许抖绳摘索,更不许利用起重机抽索。
3.2起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起重作业是由指挥人员、起重机司机和起重司索工群体配合的集体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是安全作业的关键。要求起重作业人员不仅应具备基本文化和身体条件,还必须了解有关法规和标准,学习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和知识,掌握实际操作和安全救护的技能。起重机司机必须经过专门考核并取得合格证者方准独立操作。指挥人员与司索工也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技能训练,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危险和风险,并有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作业人员操作能力提升的情况下,还应该提升作业人员对安全工作的意识,要通过教育使从业人员了解到起重行业的危险性,利用一些事故案例提升从业人员对起重作业的的重视程度,使他们随时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提升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中。
3.3起重机的管理
3.3.1起重机的日常维护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
3.3.2建立起重机安全技术档案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的项目包括:
(1)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监督检验证明、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使用和维护说明;
(2)安全保护装置试验证明;
(3)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4)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5)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6)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7)使用登记证明。
使用起重机的企业对于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档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派专人对档案进行管理和记录,并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各项内容没有遗漏和各项内容的真实性,完善起重机械的检查和维护记录。
3.4起重机的危险范围控制
在起重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危险范围,也就是起重机及其吊装的货物可能产生危险和破坏的地区,大多是位于起重机下和起重机周边。如果发生起重事故,这些地区会是潜在危险因素最为严重的地方,不论是起重机垮塌、吊物坠落还是吊物倾斜,起重机下方和周边地区都会是直接遭到破坏的地方,所以对于这些已知的危险范围应严格管理,比如起重机作业是下方严禁有人经过,起重机下方禁止设立长期办公室、休息区、工作区等有人常驻的区域,相关工作人员不允许在货物正下方和需要经过的区域下方进行工作与指挥等。对于危险区域要提高重视程度,提升安全防护等级,起重作业虽然危险性高,但危害范围始终有限,只要加强有危险的范围的管理,就可以把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保障生命安全。
3.6起重机械检查检验制度
使用单位对起重机的自我检查,除了作业人员每班次的常规检查外,还要根据起重机的工作繁重程度与环境恶劣程度进行每月检查和年度检查。
3.6.1年度检查
每年对所有再用的起重机械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停用一年以上、遇四级以上地震或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械经受九级以上的风力后的起重机械,使用前都应做全面检查。
其中载荷试验可以吊运相当于额定起重量的重物运行,并按额定速度进行起升、运行、回转、变幅等操作,检查起重机正常工作机构的安全和技术性能、金属结构的变形、裂纹、腐蚀及焊缝、铆钉、螺栓等连接情况等。
3.6.2每月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
(1)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等有无异常,可靠性和精度;
(2)重要零部件的状态,有无损伤,是否应报废等;
(3)电气、液压系统及其不见的泄漏情况及工作性能;
(4)动力系统和控制器等。
3.6.3每日检查
在每天作业前进行,应检查各类安全防护装置、制动器、操纵控制装置、紧急报警装置;轨道的安全状况;钢丝绳的安全状况。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病运行。
安全检查是起重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使用单位要派专人定期检查,并要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好在派专人检查的同时再派一人对检查内容进行核实,保证其真实可靠。每次检查后都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字,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对于各相关人员也起到约束的作用。
3.7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项目包括:
(1)司机守则和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2)起重机械维护、保养、检查和检验制度;
(3)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4)起重机械作业和维修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5)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按期向所在地的主管部门申请在用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更换起重机械准用证的管理。
作为使用起重机的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制定组织专家和安全管理人员各规程制度,并派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予以监督管理,保证各项规程制度可以落实到岗位中,保证其作用可以最大的发挥。
3.8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对于起重作业现场要配备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求安全管理人员要有对危险操作和危险因素的辨识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在发生事故后应急处理的能力,通过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9安全标志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结论
起重作业作为高危行业,在日常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而且事故的发生率很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大生产性企业的产品产量越来越大,建筑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所以起重机的使用将会越来越频繁,为了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要重视起重安全方面的问题,把安全第一位,落实各项安全对策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占长春,浅议大型起重设备的安全管理,建筑安全,2010,25(11)
[2]王新华,谢超,美国起重机安全管理的现状,起重运输机械,2009年第8期
[3]李国忠,起重机械设备安全防护对策,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第6期
[4]袁化临,起重与机械安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5]刘景良,安全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7]闫振法,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山西建筑,2008,34(26)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9]李涛,加强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4)
[10]惠智行,起重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建筑工人,2007,(5)
[11]李光海,施工企业起重设备的安全管理,四川水力发电,2009,28(1)
[12]张文晋,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山西建筑,2007,33(32)
[13]张连名,隋仕涛,王忠民,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与事故预防措施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