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缩孔的处理:在成孔过程中,若局部出现小面积缩孔,则采用回填干料反复挤密成孔。
(3)塌孔的处理:在成孔过程中,若局部出现塌孔,往往是由于地基土的含水量太低造成,应对地基土进行“增湿”后,再成孔。
(4)孔底的夯实: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应夯实。桩孔空夯不应少于5击,并以听到孔底发出清脆的响声为宜。
(5)填料的控制:用于填料的素土,不得含有杂质,过筛后粒径不得大于20mm;熟石灰
要符合三级以上标准,过筛后粒径不得大于5mm。填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2%。对于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构成的填料,要按设计比例均匀拌和,满足设计比例后再进行夯填。每个桩孔的填料量要与设计计算量相当,并适当考虑1.1~1.2的充盈系数。对于含有水凝性材料的填料,如灰土、水泥土,拌合后放置的时间不应太长,并应于当日使用完毕。
(6)夯填:夯填应根据试验或设计确定的填料量、夯击次数、夯锤提升高度等施工参数严格控制。在夯填时夯锤一定要对准桩孔,否则夯锤提得再高,夯锤落下后会夯到桩孔孔壁,而夯击至填料上的能量减少很多,填料夯不密实。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重新夯击。夯填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并时进行检测。若夯击数不够,可适当增加夯锤击数;若夯击能量比、夯击能不够,应更换夯锤或夯实机或调整夯锤落距。夯填过程应以听到孔内发出清脆的响声为宜。
(7)松动层的夯填:在成孔或拔管过程中,对桩孔(或桩顶)上部土层的扰动较大,因此施工前应根据选用的成孔设备和施工方法,在桩顶(基底)设计标高以上预留一定厚度的松动土层。松动层也要按有效桩长进行夯填。冬季施工可适当增大松动层的预留。
(8)防水及防冻措施:雨季或冬季施工,应采取防雨或防冻措施,防止雨水进入孔内及填料受雨水淋湿或冻结。
5.由建设单位择优选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严禁由施工单位选择检测单位。
6.检测位置要由建设单位和检测单位随机选取,严禁由施工单位指定检测位置。
7.检测比例要严格执行规范要求。
8.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监督检测过程,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四、结束语:
采用挤密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地基土厚度较大,填料价格低廉,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进度快、技术可行,但是只有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尽到监管责任,才能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常士骠 张苏民,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0025-2004.湿陷性黄地区建筑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 龚晓南主编,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S].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