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2002年我国颁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还相继颁发了其他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法律法规还相当不完善,也没有和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标准。还不能做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大多数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都未建立与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体系。 也没有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手册和工作程序。 项目管理 法与手段较为落后,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2.2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管理体制不健全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尤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管理体制是建筑企业对其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基本依据,体制不健全,对真个建筑工程的建设将造成很大的阻碍。然而,我国相当多的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想节省人员开支,从而对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大量的削减,导致管理部门(人员)的残缺,员工身兼数职的现象严重。长期以往,一方面不利于员工的积极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就是相关工作的落实不到位,从而使建筑工程的管理只停留于表面,起不到真正的管理作用。
2.3建筑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缺乏
建筑工程管理人力资源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但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首先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领头人才相对不足;其次就是缺乏懂技术、懂法律、会经营、懂外语等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且能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的通用型人才;最后更需大量培训与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各种项目管理软件管理人才。因此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缺乏,将严重制约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更不能适应建筑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2.4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意识薄弱
当前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的基础工程建设。所以建筑业仍然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工程管理的在建筑行业中应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大多数人们包括许多业主的建筑工程管理观念都很淡薄,没有足够认识到项目管理的优势,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还占着主导地位,管理者认为在技术上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需要额外的支出来进行项目管理,所以很多项目是在没有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团队进行项目管理。因此工程管理的作用没有被完全认识到,更多的是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项目。
3.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对策
3.1改革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主要由三种管理要素构成的,分别为管理观念、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组成。改革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就是要改革建筑企业的这三种管理要素。
管理观念的改革,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制下的企业经营及管理观念与传统以往的体制不同,以往是企业是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追求产值为目标,以行政指令管理为特点;而现在是利润观念,企业的经营管理以追求盈利为目标,以科学决策管理、追求创新求发展为特点。经营观念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经营观念转变过来,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要求,企业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具有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等特点和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使我国建筑业的生产力组织方式符合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具体包括:总承包人的施工管理与作业职能分离,用工制度弹性;总公司可以跨地区经营并能直接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总公司下设的专业化劳务公司不能流动,只能从总承包人手中分包施工作业任务;总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符合贴进市场的要求,权利要适当下放到项目部,以此建立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机动灵活的组织机构等。
管理技术的改革,采用先进的、科学的和量化的管理技术。例如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来编制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以便于工程管理,保证工期进度;利用数据统计技术对工程的资金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程度进行分作,以节约控制成本;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知晓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哪有收获,哪有差距,总结规律,积累经验,确定奖赏,为以后的工作起借鉴和指导作用等。
4.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行业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起来。所以对工程管理的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规章制度还不尽完善,质量管理仍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何飞鸿。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探讨[J]。今日南斟。2010
2.刘泽权。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研究[J]。山西建筑。2009
3.刘 涛,刘志才。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公司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