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10月25日

        1.3 建筑工程的复杂性
        现在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业主对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户外施工以及高空作业的项目越来越来多,一些项目的施工环境和气候也是非常恶劣,工作量也非常的大,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施工工艺也不断的完善,工程分工也在不断细分,但是从工序上看也在愈加复杂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现在的建筑工程施工不得不依靠一些大型的设备,这些机械设备在操作使用上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很多机械设备都和高空作业密切联系,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建筑施工环境也是很大的危险因素,遭受到刮风下雨是很正常的。除此以外,现在建筑越来越智能化,楼宇自动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建筑电气施工也越来越重要,而且电气施工的危险性更大。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2.1 增加工程投资
        通过对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事故的起因都是“利”字当头,无论是建筑材料的偷工减料还是项目非法转让,承包商无疑都是为了追逐利润,而增加利润的最后方式就是减少投资,通过减少资本来扩大利益。很多安全保护措施和保护制度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很好地落实,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保护资本不足,也就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试想,如果工人的居住环境混乱,质量设施差,就会造成工人心情烦躁,且将这种不良的环境带到施工现场,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自然不可避免。
        2.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项目,制度是最有效的保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解决现在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途径。首先要尽快完善法律制度,从法律层面上解决管理问题。其次,完善监督检查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内部,都必须建立监察组织,对各项安全措施严格检查。最后,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的可能性已经成为现实,这种庞大的、面向社会开会的信息化安全系统,更有利于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及时处理,且可以相互借鉴,逐渐完善整个安全体制。
        2.3 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最终要由施工人员完成,安全管理也需要管理人员的工作,所以避免安全事故最终要依靠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减少安全事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防止施工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因为意识浅薄而发生,同时在培训时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进行安全教育必须及时,内容要适合,要有针对性。加强对项目负责人的培训,以及针对性对一些高空作业或者地下施工做专门的培训,并进行安全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才可以上岗,这些特种作业包括运输机械、安装拆卸、爆破、其中和登高架设等。
        3、结束语
        近些年我国的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数量急剧增长,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系数也越来越大,高空作业等施工项目越来越普遍,加之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存在较大的问题,这就必然导致施工事故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这些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建筑工程事故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威胁着公众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要从树立“全员参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开始,在施工中强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工作从细,落实为主,保证施工安全,既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又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冯水澄。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研究[j]。科技向导,2010.
        [2]安文阔。我国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山西建筑,2009.
        [3]潘明权。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研究分析[j]。知识经济,2010,(17)。
        [4]王成安。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