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筑施工安全控制与管理措施研究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11月13日

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有计划的检修随着施工机械化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大、中、小型机械设备进入工地,但由于建筑施工要经常变化施工地点和条件,机械设备不得不经常拆卸、安装,就机械设备本身而言,各零部件也会产生自然和人为的磨损,如果不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就会导致事故发生,轻者影响生产,重者将会机毁人亡,给企业乃至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它的使用期限和效率,有效地预防事故就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修和保养。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各种机械设备是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设计生产出来的。除了一般的要求外,也具有特殊的要求,即要严格坚持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规则,要按照其操作过程进行保护,使用后需及时加油清洗。使其减少磨损,保证正常运行转,尽量延长寿命,提高完好率和使用率。计划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对每类机械设备均应建立档案(租赁的设备由设备产权单位建档),以便及时地按每台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的大中小检修。在检修中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遵守安全技术规定,遵守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决不允许为了赶进度,违章指挥和作业,让机械设备“带病”工作。
4.3.5 危险源的防范及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安全控制的理论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危险源导致事故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源的载体或危险物质,如“炸药”是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压力容器”是拥有能量的载体。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如“电缆绝缘层”、“脚手架”、“起重机钢绳”等。危险源的识辨方法:①专家调查法,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②安全检查表法。风险评价方法:是评估风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方法1:将安全风险的大小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与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f)的乘积来衡量。即:R=p*f式中:R--风险大小;p--事故发生的概率;f--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危险源的控制方法: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①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②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援救措施。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①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②故障-安全设计:包括故障-消极方案(即故障发生后,设备、系统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直到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不能运转);故障-积极方案(故障发生后,在没有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使系统、设备处于安全的能量状态之下);故障-正常方案(即保证在采取校正行动之前,设备、系统正常发挥功能)。
4.3.6 文明施工 
当前开展文明安全施工活动已纳入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工地是否科学组织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现场,已成为评价一个企业综合管理素质的一个主要因素。实践证明,一个施工现场如果做到整体规划有序、平面布置合理、临时设施整洁划一,原材料、构配件堆码整齐,各种防护齐全有效,各种标志醒目、施工生产管理人员遵章守纪,那么这个施工企业一定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反之,将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文明施工也是预防安全事故提高企业素质的综合手段。
4.3.7 安全标志 
在危险处如: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人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都必须按《安全色》(GB 2893-2001 )、《安全标志》(GB 289今一1996)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的规定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
4.3.8 季节性施工
技术措施由于季节性施工造成事故的突发性较强,应从防护、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例如:夏季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雨季采用防雷、防风、防触电、防坍塌措施;冬季采取放火、防滑、防冻、防煤气中毒等措施。
4.3.9 尘毒防治
建筑施工中主要有水泥粉尘、电焊锰尘及油漆涂料等有毒气体的危害,随着工艺的改革,有些尘毒危害已绎消除。如实施商品混凝土以后,水泥污染正在消除。其他的尘毒应采取措施治理。施工单位应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7]。


5 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措施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尽职尽责,千方百计消除事故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其中“长”和“常”字就道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经常性,不间断性。也就是说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生产全过程,安全事故发生也就是几秒钟、几分钟的事情,而安全生产工作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参与,缺一不可。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在企业管理中,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层层挂钩和自下而上层层保证且高效运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头头抓,抓头头”的责任制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5.1 正确处理项目管理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企业从安全生产的角度看,安全虽然是一种成本,但它更具有投资的价值,安全的目的就包含了追求经济利益的内涵,所以安全应被看成是一种有创造价值的活动。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合理的安全投入产生有效的价值,其投入产出之比是1∶6。据我国有关课题研究所示,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安全生产投入产出的比值是1∶5.83。我国学者在2000年对中国4个城市的10多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得出的结论是:轻伤事故损失比(间接损失和直接损失,下同)约为2.33∶1;重伤事故损失比约为2.31∶1;而死亡事故中这一比高达3.25∶1。
  在现实项目管理之中,一些项目经理为了节省几根钢管、省略某城市建设一工序,而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其造成的直接损失与节省的几根钢管价值相比损失重大。所以,安全生产就是效益和利润,它能给企业带来生产效率,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良好的社会信誉。
正确理解和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似乎都是偶然的,但是经过分析就知道,事故的发生存在很多必然因素。因此,安全管理的职责就是要逐步消除导致事故发生的必然因素,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偶然性。
加大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生产宣传、监管、检查力度通过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营造企业安全生产的氛围,让人人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将要付出的代价,使得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成为企业和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开展企业各项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问题,举一反三并及时督促检查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应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5.2 实行违章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和完善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对于重大隐患、违章现象决不能姑息迁就,发现一处处罚一处,通过执法手段,触及违章作业者、安全意识薄弱者的灵魂,并针对违章作业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只有真正提高了管理者、操作者的安全意识,违章作业和重大隐患才能防微杜渐。其次,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激励机制,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6 结论
从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历史沿革可以知道,我国在建筑安全方面虽然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是在执行能力和可执行性方面都不到位,最终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更多的是流于形式而不是效果,这也是为何我国建筑安全事故一直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所反映出的不少问题,也正是施工现场惯性事故频繁发生、偶然事故不间断、新发事故有所涌现的根源所在。
作为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的行业文化是该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的核心问题。从本质上说,它渗透到了与建筑业安全管理相关的所有环节中,与建筑业各方都密切相关。安全文化决定了所有从业人员对安全工作的态度以及工作方式。但是,建筑安全文化又是难于评定和控制的。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仍旧是建立相应法规和培训机制,以促进建筑业全面安全文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王兆年,.《科学之友(B版)》2011年第08期
[2] 焦红,王松岩.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3] 纪明波.当前我国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6):4~6.
[4] 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16~19.
[5] 方东平,黄新宁,黄志伟.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l(2):25~32.
[6] 彭圣洁.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
[7] 南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南宁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资料汇编[Z].2000.
[8] 刘晓强.施工项目管理浅谈[J].山西建筑,
[9] 李季 张涛 熊宝成 叶晓露 李祥.《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年 第3期
[10] 李相平,张利华,武巧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1] 张凤仁 ,孙柏鑫.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J];劳动保护.2003年12期
[12] 陈华.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13] 杨凌川.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原因及对策[J].筑安全.000年07期
[14] 孙明菊.董积春.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技术管理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0年21期
[15] 柳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6] Lingard H C and Rowlinson S. Behavior -based safety management in Hong Kong' s construction industry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1997,284, 28(4) :243~256
[17] Hinze J W and Appelgate L. Costs of construction injuri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1,1173, 117(3) :537~550 .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