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5月25日

1.5优化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为了能够体现对项目实施监督管理这一思想,同时强化建设单位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在向建筑施工企业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a证)的同时,以建设的项目为单位,对建设单位发放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许可证(b证)。制定相对应的项目安全生产条件,把项目作为对象监督,在建设项目出现安全生产条件不满足安全要求时,吊销向建设单位所发的b证。如果施工单位有若干个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时,吊销向施工企业发的a证。
通过这一深化的许可证制度,对建设单位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督促的作用,然而,通过改变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对象并不仅仅是改变项目安全责任的承担者;这是为了通过对该制度的实行和推广,激发建设单位对安全管理中自身安全责任的意识,提高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在项目中发挥其对安全方面的组织和管理作用。
1.6扩大安全监督队伍,加强对监督队伍培训
在现有的监督体制下,对安监站的人员进行扩充,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每个监督人员监督工程不可以超过3个,以提高其办事效率。对从事监督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再教育,不断灌输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同时通过对安全监管人员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让监督人员定期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也可以改变施工现场,安全教育不进行或很少进行的现象。
2.优化建筑企业安全管理
2.1以业主为安全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探讨
建设单位为项目直接责任人,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应该承担三方面的组织和管理任务,在项目立项阶段的决策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和项目投入使用之后的实施管理任务。只有对这三个方面的任务进行规范化、集成化的管理,才可以让项目安全管理机制良好的运行。
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建设单位主要的是以投资者的身份,承担项目立项的决策,这一过程的管理任务可以让其管理人员完成,并非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在项目实施阶段,由于建设项目比较复杂,是对项目全寿命周期影响最大的阶段,建设单位应该承担该项目的组织和管理任务,整个阶段必须由专业化人员完成,这些人员可以是建设单位员工或委托的专业机构人员。在项目运行和使用阶段,建设单位要对项目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
2.2加大施工企业安全投入监督,安全款支付优先于进度款
对安全生产经费的监督是落实安全实施的重要措施,现有的安全管理费用是直接由建设单位发放给施工单位,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安全款一般跟进度款一起发放,施工单位由于资金的匮乏,往往将安全款当成进度款使用,因此,本文建议设立安全生产经费的专门机构,由监督人员负责该项安全款的使用情况,主要是将安全款落实到安全防护上去,同时保证安全款的经费在项目开工前全部落实到位,保证安全款优先于进度款发放,由监督人员监督检查安全款地落实情况。
2.3改变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方式,以企业出钱政府主办的方式
现有安全教育存在漏洞,施工单位对安全教育不重视,很少或没有进行安全教育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员工上岗以来一直没有安全教育培训,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设想通过施工单位出钱,政府代办的方式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政府定期对每个工地进行巡回的安全教育,普及安全教育知识,这样不但节约安全教育经费,而且弥补施工单位不进行安全教育的漏洞,同时也可以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平常的安全教育。
2.4完善奖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安全管理积极性
在施工管理中设立安全管理奖励经费,对每个月安全管理较好的班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同时对那些安全管理工作做的不好的班组、管理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就可以建立施工管理内部的安全管理竞争机制,调动各个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的安全积极性。从而变被动的去管理安全,为施工人员主动地去改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钰.建筑施工安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周燕.国外建筑安全管理集粹[j].建筑安全,2007,5.
[3]钱程.美国的建筑安全监管执法[j].《安全与健康》,2010,3.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