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和运行问题的分析

作者:张延 吴云 史志鸿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6月28日


  3.3 保护装置信息采集
  从运行反映的问题来看,采用RTU模式实现无人值班时普遍反映保护动作信息量不足。原因是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往往只提供保护动作总信号触点,没有保护动作性质分类,如高频闭锁保护只能提供高频闭锁保护动作信号而无距离保护Ⅰ/Ⅱ段,高频方向保护只能提供高频方向保护动作信号而无零序保护Ⅰ/Ⅱ段等具体信息,不利于调度部门判断事故类型、处理事故和及时恢复线路供电。
  由于微机保护装置均配置通信接口,有几种模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①RTU与站内微机保护装置实现串口通信,完成规约转换。但220 kV变电站保护装置数量多、型号厂家不统一,规约转换信息量过大,势必加重RTU的CPU负担。事故状态时大量保护信息需进行规约转换,相对容易造成RTU的死机。②利用正在规划建设的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在各电业局监控中心设置1个分站,变电站内保护信息管理工作站采用TCP/IP+IEC60870-5-103的传输方式向省调和地区监控中心发送保护信息。③站内专设一个保护信息规约转换装置,由规约转换装置向监控中心发送保护信息。
  运行单位还反映,目前没有调度中心需要监控无人值班变电站信号内容的运行规定,现在依据的规定大多为传统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而来,不能完全适应无人值班的要求,而且遥信信号名称不规范,同一性质遥信无标准命名。由此,我们认为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标准或规定,以便于设计单位、生产厂家、运行单位的监控信号内容和命名向标准靠拢。
  3.4 远动信息的分类和分流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在远方完成对站内二次设备的状态监视及一次设备的操作,减少维操队的巡视和维护工作量,实现无人值班确实需要向上传送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微机监控站,除了有保护设备的通信口发出的信息外,还有大量的硬接点信息接入。运行中大量信息的涌现,加重了监控人员的负担,也不利于事故状态下的信息处理。事故时大量信息都通过远动通道上传,容易造成通道拥挤以及重要遥信信号被淹没甚至被延时,影响了远动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度。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时信息,包括:遥测、遥信、遥控信息,主要设备及电源系统状态信息等;另一类为非实时信息,包括:保护参数的远方显示、定值的管理、保护的动作性质、设备状态及诊断信息等。从保护设备通信口发出的信息基本为非实时信息,非实时信息只是作为事故的记录以供事故分析用。在调度端,要把远动信息按性质、对象和重要性加以区分、组合和分流,使需要者在需要的时候能得到需要的信息,要防止重要的信息被淹没,将信息不加选择地通盘显示是不可取的。无人值班站不是搞控制室搬家,检修和维护仍需在现场。无人值班站中当地接入的信息是在可能的基础上多采,但远传的信息选择要适当,站内数据库可以根据运行的需要上传远动数据。
  由于220 kV无人值班站对远动信息可靠性要求高,一般应采用光纤或微波作为通信通道。在此前提下,如果条件允许,建议采用多通道对信号分流,如利用2路远动专用通道传送实时信息,利用2路二线通道传送非实时信息,并且在监控中心也将信号分类、分层,避免由于报警信息过多致使监控主站值班人员无法有效识别和处理信息,导致真正的故障出现时被漏掉。
  3.5 遥控成功率及遥控对象问题
  220 kV站内的遥控对象分3种:一种是断路器和主变中性点地刀;第二种是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调节;第三种是继电保护信号复归。从运行统计情况看,目前国内运行和生产的刀闸,其一次合闸成功率达不到100%,操作后必须到现场确认,才能合断路器。因此,目前阶段如需对隔离刀闸进行远方遥控,须采取慎重的态度。
  采用监控方式的无人值班站在设计中已经具备所有电动刀闸远方遥控的功能,我们认为在监控模式的设计中,可以保留这个功能,一来不增加投资,二来以后一次设备性能提高、条件成熟后二次设计不需改造,在目前阶段可以在调度端将此功能屏蔽。  
    提高遥控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可靠性,不光是自动化设备,更重要的是电气主设备。电气一次设备采用GIS的变电站,可以尝试对刀闸进行远方遥控,以取得运行管理经验。
  3.6 高频交信问题
  根据运规采用闭锁式的高频保护运行时,要求变电站运行人员每天要交换信号,通过检测相应的电流、电压和收发信机上相应的指示灯来检查高频通道是否正常。现有变电站配置的高频收发讯机只能做到远方启动交信,虽然有的收发讯机有3 dB告警信号,但不能提供相应的电流、电压等数据上传,不能完全起到远方交信检测通道的目的,还是要运行人员每天到现场交信。
  在微机型收发讯机未成熟应用前,在现行的规程下,我们认为某些变电站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保留个别留守人员完成简单的压板投退、电能表抄表和高频交信等单一操作,也许是一种较好的运行过渡模式。
  3.7 通信接口和规约转换的问题
  监控系统目前正处于不断开发深入阶段,在接口及设计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在调查中运行单位反映强烈的是:一个站内配置有多种不同保护厂家、不同保护类型的设备,规约转换困难。个别变电站甚至出现投产初期可以无人值班,在经过多期的生产改造、工程扩建后,反倒不能实现无人值班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多次扩建中设备不断改造更新,而且微机保护装置软件版本更新换代快,各厂家通信接口没有按统一的标准规约设计,与监控系统接口困难。每次变电站扩建时,监控系统最大的难点就在于通信接口的规约转换。所以,在设计及设备选择时必须要求监控设备、微机保护和其它IED设备提供符合IEC60870-5-103标准规约的通信接口。

  4 结论
  本文主要是针对现有220 kV变电站在无人值班建设和运行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无人值班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如继电保护信息量的采集、遥信信息量的规范及分类等。建议由运行、检修、设计等各专业人员成立专门的课题组,进行专题研究,制定统一规范,严格要求各厂家切实执行IEC60870-5-101和IEC60870-5-103标准,统一IED设备接口规约。

  参考文献

  [1]谭文恕.远动的无缝通信体系结构[J].电网技术,2001,25(8):7-10.
  [2]李苇.500 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12):60-62.
  [3]聂志伟,等.网络化数字保护信息系统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20):45-48.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