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安全文化的核心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安全价值观,安全价值观是安全管理作为具体管理活动所具有的价值体现,是企业员工对安全管理的价值认识、价值取向,决定员工共同行为特征。第一,安全是品牌。安全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美誉度、知名度是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企业追求商誉形象就必须确保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是对企业形象、商业信誉等无形资产的严重损害,安全是品牌,是一个优秀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体现了企业对社会公众的负责态度。第二,安全是福利。根据认得需求理论,员工的安全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自我实现”等需求的前提,一个安全、健康、环保的工作环境是对员工基本需求的满足,是员工最基本的福利和合法权益。第三,安全是效益。对企业来说,安全事故的后果有两类:一是造成有形资产的损失,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二是对企业形象等无形资产的严重损害,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了经济损失,而且能够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商业信誉。
6安全文化的实质
安全文化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方法,强调的是企业安全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环境和舆论环境,即人文环境;注重“人”在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中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具有群体性、规范性、独创性、超前性和实践性等文化特点。
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主要是领导人安全理念的体现。所以说,安全文化主要是领导人的文化。安全文化是个人行为的集中体现,但它在本质上又是一种企业行为;安全文化的养成,企业领导人的言传身教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文化指的是一种意识,成熟的文化表现为下意识的习惯。安全文化的精髓,是追求卓越,实现持续改进。所有这些,都要靠领导人的言传身教。
作为电力企业的从业者,特别是各级领导人,要始终牢记,确保安全生产是我们神圣的社会责任。良好的安全业绩,是我们企业和我们个人得以创造价值的前提。
7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手段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在安全工作中,尤其是时刻浸润者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开发员工的动力源泉、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管理人员要经常和员工一起讨论安全问题,启发员工查找工作中的违章现象,让员工自己体味和想象违章违纪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员工充分理解某种正确的观点和思想。让员工感受到领导者的亲切,是可以信赖的朋友;企业管理者应用爱心和耐心,带着真情去认真工作,尽自己所能,为员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努力实施,让员工有真正被重视、被保护的感觉。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帮助其解决问题,以消除和缓解不安全思想因素,做到“时时处处了解人,真心真意尊重人,实实在在关心人”,切实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积极营造浓烈的安全文化氛围。
当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关键在于全体员工安全素质的培养。员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战略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工作,要结合员工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经常。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四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使全体员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并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养成“质疑的态度,严谨的方法,良好的沟通。”真正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所以,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是关爱生命。企业首先要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和环保的工作环境;其次要采取必要手段预防事故,确保员工生命健康安全。对可以预防的事故,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生命和健康的无谓毁坏,是道义罪恶,负有道义的责任。企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实现“给员工安全”。企业关注民生,员工珍惜生命。员工个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努力将遵章守纪转化为员工自己的自觉行动,实现员工“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包括避免事故,其具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从来就没有“必须发生”的事故,安全事故是有规律可循的,安全事故规律是通过偶然性表现的,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辨证的方法、系统的观点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准确预测和防范,而现有的技术手段及正在形成的技术手段已经或正在具备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第二,避免事故是保护员工生命健康安全,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需要,避免事故也是保护企业和国家财产安全,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也体现出企业对国家财产安全和员工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真正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安全文化体现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推行风险预控管理,实现员工‘无违章、无意外、无伤害’,设备安全可靠”的安全方针。将安全目标与责任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意识,发挥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增强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培育、激发和不断增强员工遵守法律法规、规程制度的自觉性,将各项生产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或使之处于受控状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目标。
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形式的渗透和感染,形成一种约束倾向,培育浓郁的安全氛围,规范和提高员工安全行为的自觉意识,从而规范员工群体行为。当这种约束由少数员工变为绝大多数员工的自觉行为后,就会成为企业一种稳定的无形的力量,即使有个别少数人安全思想行为与所在整体安全氛围不相协调,也会在其氛围的感染和压力下,经过自我协调后,与整体协调一致。坚持以教育、培训、引导和奖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的安全管理方式,培育、激发和不断增强员工遵守法律法规、规程制度的自觉性和认同感。促进“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观念的本质性转变,使安全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8结束语
安全文化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时,任何企业不可能一蹴而就达到顶峰。安全文化建设要从日常小事、工作细节抓起,培养员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程制度的习惯。一是把治理不规范行为与遵章守纪结合起来,约束员工的言行,教育员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二是把治理不规范行为与安全作业结合起来,培植良好的工艺作风、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三是把治理不规范行为与安全整改工作相结合,减少事故隐患,使安全管理向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核安全文化,(INSAG)No.75-INSAG-4.
[2] 程平东 孙汉虹主编.核电工程项目管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