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打造我国电煤的安全供应链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2月14日

        2.3供应链上“两个价格”体系长期并存,互为补充
        “两个价格”体系,其一是国家根据铁路对煤炭的运力分配来制定的煤炭订货计划内指导价格,其二是根据煤炭市场供求关系以及运力市场调节机制形成的煤炭采购计划外市场价格。煤炭计划内指导价格国家一年调整一次,对稳定抑制煤炭市场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煤炭市场价格随行定价,振幅较大,煤电双方藉此寻求在国家价格机制外的利益平衡点,客观上是对计划内指导价格的补充与调节。
        3 打造我国电煤安全供应链对策
            针对我国供应链的特点,要确保电煤运输安全高效,就需要从减少链节,改革体制等方面入手,具体对策如下:
        3.1政府要采取措施加强对电煤运输的保障力度
        一是要加强水路、公路煤炭运输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重点加快沿海主要煤炭发运港口码头及进港航道建设。二是加强运输组织协调,定期召开煤炭等重要物资运输协调会,加大车船运力统筹协调力度,明确优先安排电煤运输,特别是重点电厂、重点合同的电煤运输。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落实应急运力,确保应急预案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做到早预测、早预防。
        3.2.加大港口建设
         第一,提高北方港口的煤炭吞吐能力,加快装卸效率
        我国秦皇岛港、天津港、黄骅港等11 个港口大都在超设计能力运煤。但就目前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火电厂的建设发展规划,北方港口煤炭输出能力仍难以满足南方诸多省市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煤炭需求。因此,为了适应煤炭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从根本上缓解发运港口煤炭运输能力不足的矛盾,秦皇岛等主要煤运枢纽港应加强与铁路部门、货主单位的密切合作,抓好车船货的有效衔接,保证煤炭运输畅通,并进一步适应铁路扩能增量的需要,扩大港口生产能力,增强发展后劲,通过新建、改建一批煤炭专用码头,提高港口运输中转能力,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东南沿海用煤大户应建设大型煤炭接卸码头和中转基地
        为加快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国际和国内航运市场均向大型化、深水化发展,北方港口煤炭装船泊位一般在2一10 万t级之间,以秦皇岛港为例,与大秦铁路相配套的煤三、四期码头共拥有3.5万t 级泊位5个,10万t 级泊位2个,正在建设的煤五期码头吨位更大:15万t 级泊位2个,7万t级泊位1个,5万t级泊位1个,3.5万t级泊位1个。而华东主要耗煤大户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火电厂的煤炭接卸码头吨级较小,一般为1 一2 万t级。只有南通电厂北仑电厂等几家码头是4-5 万t 级,福建和广东等地卸煤港口也存在这个问题。运煤船舶吨位偏小是造成北方港口煤炭周转慢、船舶压港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国家应搞好宏观调控和统筹安排,可以考虑在浙江的舟山、广东的广州、福建的福州等地建设大型煤炭卸货港和中转配送基地。通过这些基地,既可以在淡季储煤、旺季输煤,还可以用5 一10 万t级船舶从北方港口运煤至配送基地,再用小型船舶转运至华东、华南各电厂,从根本上解决电煤输出与输入港口之间的设施不匹配的问题。
        第三,建设电煤物流配送中心
            根据我国电煤供应链现状,可以在煤炭运量较大的港口建设煤炭物流配送中心,改变目前各电力企业独立进行煤炭物流的状况。从整体优化角度出发,在港口设立为多用户服务的集中库存,实行实时配送,即将原来分布在各个煤炭企业的大量库存集中到设立在港口的煤炭库存中心,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根据企业生产需求计划提供分拨服务,通过合适的运输方式将煤炭准时送达各个企业。企业只需保持少量库存,库存中心视自身库存集中订购,并规模化地将大批量煤炭从产地运到库存中心,从而达到降低整个系统及各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反应速度的目的。
        3.3 电力企业应加强“煤电一体化”
           基于煤电的长期共存和相互依赖的关系,煤电双方可通过合资,战略合作等方式联营办电。建立大型集群式坑口电厂基地,从源头上进行煤电切换,即由“送煤”改为“送电”;对于具备条件的煤矿和电厂可实施股权置换,结成利益同盟与利益共同体。这样,一方面解决了煤炭企业仅提供初级产品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电力企业煤炭价格和供应的稳定性,减少供应链环节的风险。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减少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在全社会提倡节约能源和注重环保,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电力行业,要减少对电煤的依赖程度,大力发展核电,水电和其他清洁能源发电。只有这样,才能治标治本地最终解决电煤安全供应链问题。
        参考文献:
        【1】 电煤运输:指标难治本,仇源,中国经贸,2004年9月
        【2】 煤电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吴晓毅,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12月
        【3】 火电企业燃料价格与电力需求分析及预测实证研究,李学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4】 改善电煤供应链,杨海贤,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4年7月
        【5】 中国煤炭网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