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国内外电气安全发展现状与趋势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12月03日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大型工具书《电机工程手册》将电气安全专门列为一篇。1980 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这一篇在总结国内经验的同时,吸收了国外的一些做法,将防雷、防静电等内容纳入了电气安全的范畴。这期间,与电气安全关联的书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例如:1981 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了《采矿工业电气安全》(译自俄文)、198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电气安全技术》、1983 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了《静电安全技术》、198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危险场所的电气安全与仪器防护》(译自英文)、1987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了《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1987 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化学工业中的电气安全技术》(译自俄文)、1988年冶金工业出版社了《电气安全图解指南》(译自日文)、1990 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了《电磁辐射的抑制技术》、1991 年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电气安全工程》、1994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995 年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电气防火实用技术》等等。《电气安全工程》是我国正式出版的大学本科教材。全书80 多万字。该书从电气安全体系的角度考虑,按照造成事故的电能形态,将电气事故分为触电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路事故。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形态的电能造成的事故。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害。电击是电流直接流过人体对人造成的伤害;电伤害泛指电流转换成其他形态的能量作用于人体对人造成的伤害。电伤害中最为严重的是电弧烧伤。不仅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工作电压会带来触电的危险,雷电、静电、感应电也会带来触电的危险。雷电事故是由自然界产生的相对静止的正、负电荷形态的电能造成的事故。虽然每次雷电放电的能量有限,但其能量集中在数十微秒内释放出来,形成强烈的冲击,具有很强的破坏力。静电事故是由工艺生产过程中或人们行动中产生的相对静止的正、负电荷形态的电能造成的事故。这些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其放电火花足以引燃大部分气体、蒸气爆炸性混合物。静电还会给人以电击,还会妨碍生产和影响产品质量。随着高分子工业的发展,静电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电磁辐射事故是由辐射电磁波形态的电能造成的事故。电磁辐射属于不引起中性分子电离的辐射。辐射电磁波指频率 100 kHz 的电磁波。电磁辐射除可能直接伤害人外,还可能产生有害的感应放电和产生电磁干扰。电路事故是由于电能失去控制或电气元件损坏造成的事故。短路、接地、断线、突然来电、供电中断、系统失步等都属于电路事故。按照电能形态划分电气事故,电气安全就有了一个主线。这条主线不是其他学科可以替代的。沿着这条主线展开,就是电气安全的体系。电气防火防爆属于电气安全的范畴。电气设备的危险温度、各种电火花及电弧都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上述电流形态的电能、电荷形态的电能、电磁波形态的电能以及电能失去控制,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火灾和爆炸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
        3国外电气安全管理体系
        3.1美国电气安全管理体系
            美国1974年,在商业部建立了国家火灾预防与控制局,1979年划归联邦救灾管理局,后改名为美国消防局,其任务为火灾教育、培训、统计以及火灾关注的问题。电气安全问题只在全国火灾教育和培训中体现。而美国各联邦、州、县、市依据所管辖区的法规进行电气安装、检查与验收、技术培训、资质认可、计划审核、法规管理。各州电气安全管理部门归属也不尽相同。有的设在州消防局,有的设在公共安全部,还有的设在州电气局或保险公司,各州均设火灾预防部,主管的业务也不尽相同。绝大部分防火管理与监督侧重于防灾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也有一部分涉及建筑物内的电气防火检查和监督。
        3.2日本电气防火的管理体制
            日本消防管理和研究工作机构主要由政府主管(总务大臣)、政府主管部门(日本消防厅)、国家消防研究部门(日本消防科研所)、消防大学、部分政府职责的财团法人团体、专业性的社团法人团体(如各工业会等)、消防队和志愿消防团体、消防企业。关于电气安全问题,消防部门主要抓两项任务,即消防工程、防灾设备的电气设施检查与验收,易燃易爆电气设施的检查与验收。对于一般电气工程通常由建设部门依照建筑标准法设计,依照电气施工法施工,依照电气用品取缔法防止使用劣质电气设备或材料,若被认为有可能出现重大电气火灾隐患时,请消防部门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允许施工。
        3.3英国电气消防安全管理体制
            英国电气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实行国务大臣负责制,他可以根据有关条例或法律发布行政命令,也可以对地方法规做出某些规定,如规定地方法规依据引用法规的某一条款执行。国家设立运输、地方政府或地区,该部门设立火灾预防部,主要负责消防法规的管理与制定,负责消防队伍的评估、消防安全的评估、火灾统计等,规定消防队通过有效的政策提高地方社会的安全,制定符合法律的政策包括优先检查权、确定复查周期、掌握已有的火灾安全规范。地方消防队有防火管辖权、防火检查权,无实力的消防队可以聘请授权的中介评估公司或资格的个人实施火灾危险性检查与评估行为。
        4总结
            发达国家在电气产品消防安全防范的发展过程中侧重的技术不同,各有所长。但是其共同点是国家重视投人和消防宣传,公众的消防意识强,民间组织参民消防事业活跃,消防技术规范全面,因而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消防科技发达、设施装备精良、基础设施完备。基于我国消防事业刚刚崭露头角的现状,既然短时间内消防科技和设备很难全面地上一个台阶,为应对我国火灾形势严峻但火灾扑救能力相对较弱的局面,应该采取优先强化公众消防意识,健全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
        对于电气产品的消防安全,需要国家制定、推行和贯彻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由于各国的文化、传统和现有经济模式、社会体制和经济现状均不相同,因此不可能以某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作为应对我国电气产品消防安全的蓝本。我们应该走跨越发展的道路,综合各各国外国家的所长,发展我国的电气产品消防安全事业,保护好我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楼春辉. 浅谈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9):13-14.
        [2] 梁志坚. 用电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26).
        [3] 金丽华. 矿用防爆电气设备检测检验现状及发展趋势[J]. 煤矿安全, 2016, 47(6).
        [4] 张斌. 工业电气设备中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应用[J]. 电气防爆, 2012(1):29-31.
        [5] 朱伟. 探索工业电气设备中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应用[J]. 大观周刊, 2013(7):87-87.
        [6] 马洪庄, 赵辉. 浅谈工业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应用[J]. 科学与财富, 2016, 8(2).
        [7] 张斌. 工业电气设备中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应用[J]. 电气防爆, 2012(1):29-31.
        [8] 杨水明. 关于工业电气设备中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应用的研究[J]. 石化技术, 2016, 23(2).
        [9] 张斌. 工业电气设备中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应用[J]. 电气防爆, 2012(1):29-31.
        [10] 李雪峰. 有关工业电气设备中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 2015(16):53-53.
        [11] 杨洪顺. 国外安全火花试验装置概况及其发展趋势[J]. 矿业安全与环保, 1981(1).
        [12] 李斌, 程志超, 聂鹏飞,等. 浅谈国内外控制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J]. 电脑迷, 2013(7):75-75.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