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工业电缆隧道火灾救援与灭火研究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5月28日

    3.3数据处理和分析

    (一)烟气

    研究烟气分布对于火灾救援非常重要,尤其是环境比较恶劣的场所,在电缆隧道火灾模拟中,对实验数据分析,绘图比较,发现随着时间增加,隧道由于通风不佳,烟气大量积累,在273.6秒(4.56分钟)时,烟气只存在于0.5米高,到了1058.4秒(17.64分钟)时(如图3),其能见度已经很小,而在此时,可燃物还在剧烈燃烧,烟气还在积累,人员几乎不可能生存。

    从图6中可以看出,当612秒(10.2分钟)时,烟气的浓度达到最大值。

    通过绘图比较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隧道电缆发生火灾时,烟气从着火源即燃烧较剧烈的一侧,向燃烧程度低的区域延伸。

    2.烟气由于火羽流热作用,先上升至顶部,而后顺着墙面向下延伸。

    3.烟气延伸速率很快。根据实验数据,在518.0秒(8.64分钟)时,距离地面1.0m以上的空间已经充满烟气。如图4。

    因此,在火灾现场,消防灭火人员应该顺着燃烧剧烈程度较低的一侧,弯腰前进,那些在火灾中逃亡者也应该如此,或者爬到地上脸朝下,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同时,消防人员可以根据烟气分布初步判断着火源的大概位置,便于实施灭火和救援工作。

    (二)火焰蔓延情况     在实验中,可以看到在10.8s时,火焰开始在垂直方向迅速蔓延,到达414.0s(6.9分钟)时形成顶棚射流,加剧了火焰的蔓延,在529.0s(8.81分钟)时,火焰开始在水平方向蔓延,到698.4s(11.64分钟)时,火已经蔓延到左侧上层电缆,到1580.4s(26.34分钟)时,火焰已经充满了整个隧道模型。

    分析可知,火从阴燃到剧烈燃烧,只用了500s(8.33分钟)。在现实中,电缆隧道一旦发生火灾如果自动灭火系统不能在8.33分钟内自动灭火,火焰就会蔓延,引燃整个隧道电缆,向两端蔓延。在模型计算中,6米长隧道,火焰蔓延只用了860s(14.33分钟)。在实际现场,电缆隧道火灾时由于有烟囱效应,风速一般为0.5m∕s[4],加速了火焰蔓延,火焰蔓延速度更快。

    (三)氧气浓度:(黑色代表氧气分布,越黑,氧气浓度越大)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和作图比较,可以看出,在电缆开始燃烧时的262.0s时,火焰开始加速蔓延,火羽流上升碰到顶棚时,快速形成顶棚射流,沿顶棚以水平方向运动。在264.0s(4.40分钟)时火羽到达左侧,在288.0s(4.80分钟)时火羽到达右侧。在288.0s时,距地面1.7米以上的氧气浓度明显下降,到468.0s(7.80分钟)时,距地面1.7米以上的氧气已经被完全消耗。由于在右侧放置了一个风速为0.5m/s的抽风机,所以在火羽蔓延上风方向,燃烧剧烈,氧气浓度降低较迅速。当在1432.8s(23.88分钟)时,距离地面0.4米以上的空间形成短暂无氧区域。到1699.2s(28.32分钟)时,由于燃烧将尽,左侧为通风面,氧气浓度开始回升,而右侧氧气浓度回升不明显。

    4.数值模拟结论与建议

    根据隧道的火灾原因和火灾隐患,以及上述关于隧道火灾中烟气和氧气分布,以及火焰蔓延速速特性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4.1提高隧道耐火等级。

    隧道发生火灾时,其顶部温度高达1000℃。(在模拟实验中1.9米处温度探头测得最高温度972℃)。应该采取其他保护措施,比如,在壁面涂防火涂料,以提高其耐火等级,防止隧道内钢筋混凝土在火灾中迅速升温而降低强度,避免混凝土炸裂,衬内钢筋破坏失去支撑能力而导致隧道垮塌。

    4.2在防火分区设置火灾应急广播。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第5.5.2条明确规定,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一个火灾警报装置,其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警报装置宜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5]

    4.3加强日常巡视和检修。

    隧道火灾如果发现不及时,灭火工作动作不迅速,后果是很严重的。同时,如果加强日常巡视和检修,也能大大降低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起到了防范作用。

    5.结束语:

    电缆隧道火灾灾害,后果严重。本人通过实验检测到烟气中含有HCl气体,以及通过FDS软件模拟电缆隧道火灾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希望能对现场的实际防火防爆工作有意义。

    电缆隧道火灾的防范不仅仅要有先进技术,还要有合理有效的日常管理制度和健全的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张喆,马占.一起隧道火灾模拟及灭火行动中的排风干[J].《新西部》,2007,10(1)::1-2页.

    [2]张霄,刘凯.浅析地下电缆隧道火灾的扑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19-21.

    [3]任大海,主编.《防火防爆安全便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40.

    [4]邵刚,杨培中,金先龙.FDS中非矩形边界隧道的自动建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36.

    [5]覃文清,李风.隧道火灾与防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1)54-5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50116-98ISBN号:1580058.4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5月,第5.5.1条.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