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分析家庭作坊式“企业”的消防安全现状与防火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2月20日

        (二)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
        应该加大对家庭作坊式“企业”的消防安全教育,使其明白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企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政府要发动相关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企业单位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企业主的宣传教育,使其明白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以曾发生严重的火灾事故案例进行说明和教育,说明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带来的危害是难以想象的,促使企业主对厂房内部的整改。同时,消防监督执法部门要加大对消防技术的培训,通过举办消防竞赛、消防活动、消防演习、消防站对外开放等形式,加大对家庭作坊式“企业”消防安全培训的力度,对企业进行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的培训;加强对企业消防管理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保证其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学会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了解消防设施的性能和使用;指导企业在遇到火灾时应如何扑火,如何自救逃生,提升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企业员工处理事故的能力。
        (三)加强对消防监督员的培训,提高消防监督员监督执法能力
        家庭作坊式“企业”分布广、数量多且变化快,大大增加了消防部门的管理难度,因此,要加大推进消防安全的社会化进程,使消防管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可以借助当地公安派出所的力量管理家庭作坊式“企业”的消防监督工作,比如说每个派出所设置统一规范的消防监督室,分配消防监督员。公安派出所通过安排消防监督员对家庭作坊式“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同时要加强对消防监督员的培训,提高其监督执法能力,由消防监督员对企业进行监督。这样,可以缓解消防部门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公安派出所的监督员更有利于对企业的管理,减少了消防监督执法中的“死角”,加强了对家庭作坊式“企业”消防安全的管理。
        (四)加强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加强对消防基础设施的投入,投入一些财力物力,加强
        家庭作坊式“企业” 消防设施的建设。同时,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对企业业主进行引导教育,让企业主加大对企业消防基础设施的投入,配备一些必要的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等,同时,要合理规划企业,禁止私拉乱扯电线,避免“三合一”现象,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火灾的发生。
        (五)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降低隐患
        可通过设置火灾独立报警探测器或简易喷淋设施,减少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火灾隐患,同时,简易喷淋设备应确保供水水源,避免流于形式;安全出口要合理规范,禁止堆放杂物;人员住宿和工厂必须分开,在住宿房间应开设外窗,不得安装固定栅栏等障碍物。采取适合的防火分割措施,对宿舍仓储和厂房分别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解决火灾发生时人员的疏散问题,要求家庭作坊式“企业”防火墙耐火极限大于2.5小时,楼板和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大于1小时,并分别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结语:
            家庭作坊式“企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通过对家庭作坊式“企业”消防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使企业在积极配合消防安全管理的前提下,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瑞霞. 家庭作坊式“企业”的消防监督管理[J]. 安全, 2006,(05)
[2] 余旭辉. 向强大的对手借力[J]. 21世纪商业评论, 2009,(05)
[3]卓建仙. 家庭作坊式“企业”安全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01)
[4] 蔡丽玲. 集传统产业与朝阳产业于一身为家庭服务“小作坊”提供大平台——访上海伦伯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华[J]. 电信快报, 2010,(10) .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