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析汽车加油站的火灾危险性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5月10日
  4.2防火防爆措施方面
  4.2.1灭火设施隐患
  有些无消防水源的加油站灭火器配备数量不够,不更换过期或已损坏的灭火设备,未配备灭火毯、灭火砂等灭火工具。
  4.2.2防爆、电气设备隐患
  加油站中存在的引爆源一般根据能量的释放形式分为:电气点火源、高温点火源、冲击点火源和化学点火源。控制引爆源的方式有:减少火花、电弧和高温;限制火花能量。如果汽车加油站内存在电气设备不防爆、站内明火管制不严、加油站周边环境的明火源的现象,会威胁到加油站安全。加油站电气设备的规格型号按爆炸危险场所划分确定,电气设备宜采用本质安全型,并要求电源及照明灯的开关安装在加油站营业室内。如果营业室安放的电话、点钞机不防爆,还装有电源插座、刀闸开关等,也会增加火灾的危险性。有些加油站电气设备、照明、配电线路等,不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要求,防爆电气选型、安装不符合标准,电务线路未采用电缆供电,电源线路零线重复接地,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未完全接地,接地线、零线、导线的截面不符合规定,私自乱拉乱接电线。
  4.2.3防雷、防静电设施隐患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规定:“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和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防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加油加气站的汽油罐车和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宜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有的加油站在建站施工中缺少防雷、防静电装置.或有装置但是没有经过资质部门检验合格后再使用.防雷、防静电措施不能满足安全需要。
  根据对230余家加油站十几年的检测数据发现,有35%左右的油库、加油站不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B13348-1992)、《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1995)、《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主要隐患是:应安装避雷设施的未安装,或避雷设施保护范围不够,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或接地电阻超标准;金属屏弊棚(相当于接闪器)未接地;油罐、输油管线、阻火器及加油辅助工具等未采取防雷、防静电接地、未作等电位连接;法兰、阀门的连接处未设跨接线,卸油场地未设施静电接地装置等。
  4.3软件建设存隐患
  4.3.1操作隐患。部分加油站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无安全操作规程,人员不了解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常识,违章操作很普遍。部分加油站操作人员没有按安全操作规程卸油,采用敞开式和喷溅式卸油。不密闭的卸油容易造成油品挥发,油气沿地面扩散,遇火源引起火灾;喷溅式卸油易产生静电发生火花,引起着火。卸油时没有人在现场监视,造成冒油引发火灾。如2001年10月30日,安徽省滁州市金达加油站卸油时,汽油从量油孔大量外溢,渗入站内下水道,流入市政下水管道,油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引起持续5h连环爆炸,并燃起大火。[5]
  上班工作人员不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胶底鞋。直接往塑料桶(瓶)内加油。汽油与塑料桶壁互相摩擦,产生静电。实践证明,用一个125L的塑料桶装满汽油,在倒出时,汽油在流量大、流速快的情况下,可能产生2×103V以上的电位。当积聚的电荷达到一定电压,就可能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燃汽油或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燃烧或爆炸。2002年1月7日,湖北公安县一加油站发生爆燃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原因系司机彭某违章操作,未按规程采用密封式输油法,而是直接将输油管插入储油罐所致。员工吴某前去关阀门时,所穿的衣服产生静电,引发燃爆。[5]
  动火检修作业时油罐及其装油设备未清理、置换或彻底清除其内的可燃物就检修动火,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如2000年3月18日,湖北省宜昌市某加油站突发爆炸,致1人死亡,1人受伤。爆炸原因系操作工向某同其他5人在安装储油罐的输油管时,违章使用乙炔气焊枪焊接油罐潜油泵与出油管接口,引燃空油罐内残余油气,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将正在附近6m高处作业的民工李某冲飞21m远后落地,经抢救无效死亡。[5]
  4.3.2现场管理隐患。有的加油站档案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等落实不到位、有关资料不全、防爆电气管理员离岗;临时聘用的工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业务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对火源的控制不严,对加油站防爆知识知之甚少,对防爆电气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一无所知,对油品的储运、应用、安全消防等知识尚有缺陷。
4.3.3发现火灾隐患不能及时改正。不制定或不坚持执行防火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制度,不按时进行防火巡查,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若加油站的设备、设施发生油品跑、冒、滴、漏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极易导致燃烧或爆炸事故。2000年5月27日,武汉市一地处闹市区的公共汽车加油站因汽油泄漏,先后引起二处下水道爆炸,约200m长路段上的部分窖井盖被爆炸气流掀起数米远。事故是因加油站内的汽油泄漏到地下排污管道中,油气挥发后遇明火导致爆炸。2001年7月23日15时许,位于郑州市商城路闹市区的一加油站发生爆炸,导致4人死亡,1人重伤,10人轻伤和轻微伤,爆炸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近20万元,爆炸原因是加油站一台加油机下方输油竖管焊缝开裂漏油,渗入地下室,导致汽油蒸气遇地下室电灯开关电火花爆炸起火。[5]
  5.防范措施
  加油站负责人必须居安思危,必须加强加油站防爆安全管理,抓住加油站火灾爆炸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切实消除加油站产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安全隐患。
  5.1抓好加油站的硬件建设
  加油站的建设必须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进行设计、施工,加油站的布局和设施等必须符合防火要求,埋地油罐的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以及敷设电器设施等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这是总的原则,也是预防火灾事故的根本。对存在的火灾隐患且已经投入使用的加油站,必须要限期整改,情况严重的必须停业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加油站内部安全距离要求主要有4项:一是埋地汽柴油罐之间安全距离为0.5m:通气管管口与密闭卸油点之间的安全距离为3m;油罐及通气口与人员出入的站房之间的安垒距离为4m,与变配电室安全距离为5m。加油机与站房、变配电室之间的距离分别为5m和6m,且站内道路不应采用沥青路面。同时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应符合规范要求。加油站应配备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在周围空旷、建筑物突出的加油站应装避雷针,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油罐接地点不少于2处,罐体、管道、法兰及其他金属除掉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定期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
5.2建立健全各项消防管理制度
  应当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各种消防安全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消防值班、防火巡查、检查制度;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消防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义务消防组织管理制度;燃气和电气设备火防爆管理制度;义务消防组织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等系列安全制度,并严格遵守执行。 [2]
  5.3加强岗位培训教育。
  增强加油站经营管理人员自身安全意识,加强加油站的安全教育。对员工进行防爆安全知识的培训,定期考核,了解油品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火灾产生的基本条件,熟练掌握关消防技术规范、消防知识以及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持证上岗,作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新上岗职工必须先培训后上岗,以熟悉和掌握各项规章操作规程和业务技能,杜绝违章操作。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参加省级公安消防机构组织的专门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定期演练,对预案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修订。
  5.4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营业期间不得使用电气焊、气割,动火修理时必须采取动火许可制度,设备、管线必须清理、置换彻底,并进行动火分析,消防人员监护到位。[6]加油站的电气设备应符合规范要求。使用高于或等于相应区域油蒸气级别或级别的防爆电气设备。电线的连接、敷设均需达到防爆要求。加油站防爆危险区域慎用移动式和便携式电器,严禁使用手机、电脑等非防爆电器。应加强对加油站电器使用情况的审查监督,禁止私拉乱接、违章用电导致防爆失效。同时,各级监督管理职能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规建设、加油、运输现象,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6]
  5.5严格安全操作
  操作人员上岗时应着防静电工作服装,戴工作帽,严禁穿带钉子的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采用密闭式卸油技术,杜绝将卸油皮管插入罐口敞开式喷溅卸油。加油枪要牢固地插入油箱的罐油口内,集中精力,认真操作,做到不洒不冒,加油时油品流量不应大于60L/min。严禁向塑料、橡胶容器内加注汽油。严禁带电作业。严禁在高强闪电、雷击频繁时从事加油、卸油作业。在卸油、量油、加油、清罐等事故多发环节作业时,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加强通风,控制油气散发、集散和与火源接触,切实消除加油站产生火灾爆炸事故的触发条件。[7]
  5.6消防器材的保养维护
加油站的消防器材要保证数量充足、种类齐全和有效。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配置灭火器材。加强灭火器材日常管理和维护,建立灭火器材维护管理档案。灭火器材应保护表面清洁、干燥,没有锈独现象,避免日常曝晒和强辐射热。灭火器不应被挪作它用,应摆放稳固,没有埋压,取用方便,灭火器箱不得锁闭。每次使用灭火器后必须进行维修检查,更换已损部件,充注灭火剂和驱动气体。灭火器报废后必须及时重新配置合格灭火器。
  6.结束语
  加油站确实是一个潜在的“火龙”,但是并非不可降伏。只要严格按照规定审批立项,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设计施工和管理,加油站火灾爆炸完全可以杜绝。这就要求加油站经营者不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各级消防和安全部门加强管理,双管齐下,切实把加油站的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确保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