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会员中心
加入VIP
微信
客服微信 网站公众号
用户名:
密 码:
Cookie:
不保存
保存一天
保存一月
保存一年
忘记密码
安全新闻
安全法规
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
事故案例
操作规程
安全标准
安全教育
环境保护
应急预案
安全评价
工伤保险
职业卫生
文化
|
健康
管理体系
文档
|
论文
安全常识
工 程 师
安全文艺
培训课件
管理资料
煤矿
化工
建筑
机械
电力
冶金
消防
交通
特种
论坛
活动
视频
问答
投稿
MSDS
签到
超市
招聘
动态
法规
管理
技术
案例
超市
标准
预案
课件
更多
教育
规程
评价
工伤
职业卫生
环保
健康
体系
文档
论文
常识
工程师
文艺
视频
导航:
安全管理网
>>
安全论文
>>
矿山安全论文
>>正文
侧墙上置送风口置换通风流场及通风效果评价
文档作者:
林杨 王丽文 吕建
文档来源:
天津城建大学
点 击 数:
更新时间:
2024年07月27日
下载地址:
点击这里
文件大小:
280.53 KB 共4页
文档格式:
PDF
下载点数:
1 点(VIP免费)
全屏查看
内容预览 [文件共4页]
本文件共4页, 如需编辑使用,请
下载
。
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
文件大小:280.53 KB 共4页 文件格式:PDF
下载点数:1 点(VIP会员免费)
上一篇:
储粮保水通风技术
文本预览
仅提取页面文字内容,供快速阅读使用。
煤气与热力 GAS & HEAT Vol_33 No.12 Dec.20l3 风口置换通风流场及通风效果评价 林杨 , 王丽文 , 吕 建 巳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300384;2.天津大学 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73) }设置侧墙上置送风口置换通风系统的房间,采用CFD软件对室内空气速度场、 浪据模拟结果,分析贴附射流、冲击射流的发展过程,评价侧墙上置送风口置换 果。 通风; 侧墙上置送风口; 贴附射流; 冲击射流; 通风效果 FU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16(2013)12—0A22—04 ),男,湖北荆州人,硕士生,研 能与集中供热新技术。 内热源(人员、设备等)产生 :内空气热力分层的通风方 系统往往采取下置送风口的 占用了室内下部的有效空 莹以布置。为了解决传统置 们提出将送风口上置,形成 嗵风系统 。 。本文对侧墙 场进行模拟,并评价通风效 型 图1,房间的长×宽×高为 5 13。房间围护结构视为绝 热,送风装置安装于侧墙上部,送风口高度为2.2 m。回风口位置见图1,尺寸为0.4 m ×0.4 m。模 型房间内有2盏荧光灯,电功率均为36 w。人体、 计算机等热源靠近回风口一侧的墙边,人体和计算 机的发热量分别为100 W/人、300 w/台。将房问内 的人体、计算机、桌子等分别简化成规格不同的立方 体,简化后房间内物体具体数量及尺寸见表1。 图1 房间的物理模型 表1 简化后房间内物体具体数量及尺寸 物体 数量 尺寸 送风口 l 1.25 irl×0.2O m×0.2O m 回风口 1 0.4 m X0.4 m 荧光灯 2 0.2O m×1.20 m x0.15 m 计算机 1 0.4 m×0.4 1TI×0.6 m 人体(坐姿) 1 O.3 m×0.4 m×1.2 m 桌面 l 1.20 m×0.60 m×0.02 m 桌腿 4 0.05 m×O.05 m×0.75 m · A 22 · 林杨,等:侧墙上置送风口置换通风流场及通风效果评价 第33卷第12期 ② 模拟方案 针对供冷工况,采用CFD软件模拟室内速度 场、温度场,根据模拟结果分析贴附射流、冲击射流 的发展过程,并评价侧墙上置送风口置换通风系统 的通风效果。房间供冷负荷指标为48 w/m 。室内 的送风射流由气体贴附墙壁的贴附射流与沿地板扩 散的冲击射流组成 ,选取送风温度295 K、送风 速度0.3 m/s作为典型工况。 ③ 测点布置及代表测点选取 均匀分割 y平面,布置测点,获取各测点不同 坐标上的模拟数据,测点布置方式见图2。其中测 点5~7为贴附射流空间的测点,我们选取测点6作 为射流空间的代表测点;测点2~4为人体活动区的 测点,我们选取测点3作为人体工作区的代表测点; 选取测点1为热源附近测点,但由于测点1被人体 占据,因此我们选取测点1 作为热源附近测点, 、Y 轴坐标为(1.20 1TI,1.45 m)。 图2 测点布置方式 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2.1 设定 设定房间围护结构内壁之间无辐射换热。房间 内气流为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根据Boussinesq假 设,认为流体密度变化仅对浮升力有影响,流体中的 黏性耗散忽略不计。 2.2 模拟结果与分析 ① 贴附射流、冲击射流发展过程 平面( =3.3 m)速度云图见图3,yz平面( = 3.3 m)对称轴( 轴方向)的流速见图4。由图3、 4可知,贴附射流的流速沿射程方向呈现先增大后 减小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是贴附射流在发展的过 程中,受竖向惯性力和竖向浮升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送风温度较低,在出口阶段气流密度较大,气流 竖向惯性力作用比竖向浮升力作用明显,因此对气 流起着加速作用。随着贴附射流的发展,气流温度 升高,竖向浮升力作用加强以及气流接近地面时受 阻,流速逐渐下降。 图3 平面(x:3.3 m)速度云图 图4 平面( =3.3 m)对称轴(z轴方向)的流速 由图4可知,贴附射流最大流速出现在高度1.0 m左右。这提示我们不能将送风口的安装高度无限 制提高,应使得最大流速尽量落在热力分层界面 (热力分层界面将室内空气沿竖向分为上部湍流混 合区,下部层流清洁区)以下,以尽量减小送风与热 力分层界面上部污浊空气掺混。 当贴附射流接近地面时,逐渐形成冲击地板面 的冲击射流l 。 y平面( =0.1 1TI)速度云图见图 5, y平面(z=0.1 m)对称轴( 轴方向)的流速见 图6。 由图5、6可知,贴附射流在转化为冲击射流的 一段区域内,流速先明显增大,然后逐渐减小。这主 要是由于贴附射流在近地面转化为冲击射流时,气 流在冲击地面时在地面上扩散开来,使得流速在这 段区域内明显增大,但随着冲击射流在地面上迅速 · A 23 · ” ∽∽ ¨ × × X × × × × × × × × × × × × × × × × × ∞ ∞ ∞" 加钾 ∞∞卯 ∞ ∞ 4 4 4 3 3 3 3 2 2 2 2 2 1 1 1 】9 6 4 2 O 第33卷第12期 煤气与热力 蔓延扩散,动量逐渐减小,流速降低。虽然冲击射流 的流速沿流程逐渐减小,但是还能够有效地到达人 员活动区域。在 =1.3 m处,流速小于0.15 rn/s, 人体不会感到有吹风感,满足了人体舒适要求。 图5 xy平面(Z=0.1 m)速度云图 图6 xy平面(z=0.1 m)对称轴(X轴方向)的流速 ② 通风效果 对通风效果的影响,从本质上可认为是对室内 空气竖向热力分层的影响,下部层流清洁区竖向温 度梯度越小,上部湍流混合区竖向温度梯度越大,通 风效果越好 。 测点6、3、1 的竖向温度分布分别见图7~9。 由图7~9可知,3个测点的温度沿高度方向(z轴方 向)逐渐增大。对于测点6、3,在0.1~1.2 m高度 范围内温度缓慢升高,当高于1.2 m后温升速度较 快。对于测点1 ,在0.1~2.0 m高度范围内温度缓 慢升高,在0.2~1.5 111高度范围内温度出现波动, 这一高度区域恰好与坐姿下的人体脚踝到高于头顶 30 em一段吻合。当高于2.0 m后,温升速度较快。 由图7可知,贴附射流区域也存在热力分层。 这是由于送风口适当的安装高度使得送风气流最大 流速出现在热力分层以下,在竖向惯性力的作用下 图7 测点6的竖向温度分布 图8 测点3的竖向温度分布 图9 测点1 的竖向温度分布 使送风气流能较快地到达地面,减小了贴附射流在 上部空间对周围空气的卷吸,冲击射流在地面上的 迅速衰减减少了吹风感。因此,侧墙上置送风口置 换通风方式与传统置换通风方式具有一样明显的热 力分层特征。 由图8、9可知,越接近热源位置,热力分层越明 显,这说明冲击射流对室内温度分层的影响进一步 减弱。测点1 的0.2~1.5 rn高度范围出现温度波 动,是由于人体附近的空气受人体加热,温度升高。 3 结论 对于侧墙上置送风口的置换通风系统,由贴附 射流与冲击射流形成的组合射流在室内能形成很好 · A 24 · ∽” ∽ ” i } } } } } 1 Vc34rw.watergasheat.corn 林杨,等:侧墙上置送风口置换通风流场及通风效果评价 第33卷第l2期 的热力分层,符合置换通风要求,通风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王洪成,李汛.地板辐射与置换通风组合空调系统的 模拟[J].煤气与热力,2006,26(11):60—63. [2] 常茹,于齐东.置换通风系统设计计算参数控制及应 用[J].煤气与热力,2012,32(2):A30一A32. [3] 魏京胜.上置置换通风风口特性及气流组织实验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56 —73. [4] 赵建博,王智伟,黄晓瑞.风口上置置换通风的实验研 究[J].建筑节能,2007,35(7):15—17. [5] 黄晓瑞,王智伟,郭聪.侧墙上置风口置换通风规律实 验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29(2):170— 174. [6] 张旺达.竖壁贴附射流及其空气池现象的预测与可视 化验证(硕士学位论文)[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2006:41—65. [7] ADBEL—FATrAH A.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urbulent impinging twin-jet flow[J].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2007(31):1061—1072. [8] 王晓彤,陈俊俊,李义科,等.热源特性对置换通风热 力分层高度影响的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5,24(3):69—72. Assessment of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Flow Field with High Sidewall Outlet and VentilatiOn Effect LIN Yang.W ANG Liwen.LYU Jian Abstract: For a room using displacement venti— lation system with high sidewall outlet.the indoor air velocity field and temperature field are simulated by CFD software.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attached jet and impact jet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imula— tion results.The ventilation effect of displacement ven— tilation system with high sidewall outlet is assessed. Key words: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high sidewall outlet;attached jet;impact jet;ventilation effect 收稿日期 2ol3砻03一o8; 修冒日期:2 埒每o5毒07 · 信息· 内蒙古焦 煤气制LNG项目试产成功 内蒙古1.2×10 m /a焦炉煤气制LNG项目 日前全流程试产成功,这标志着焦炉煤气制LNG技 术有了新突破。该项目焦炉煤气深冷液化制取 LNG采用混合制冷剂流程,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 研究所提供混合制冷剂制冷工艺包设计及技术服 务。该焦化园区总规划建设500×10 t/a捣固焦项 目、60×10 t/a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和30×10 t/a焦 炉煤气制LNG项目。目前投产的是该园区一期项 目,年产130×10 t/a捣固焦和1.2×10 m 液化 天然气。焦炉煤气制LNG的流程为:来自焦化厂的 原料— — 焦炉煤气经压缩、预处理、精脱硫后进入 甲烷化工序,CO、CO,和H,经甲烷化反应生成 CH ,反应热通过副产中压蒸汽的方式移出并回收 利用,最终甲烷化后的富甲烷混合气体,经除水脱 碳后进入深冷液化分离工序,制取LNG和富氢气。 (本刊通讯员供稿) · A 25 ·
网友评论
more
矿山安全论文最新内容
07-27
侧墙上置送风口置换通…
07-27
储粮保水通风技术
07-27
高大平房仓横向通风与…
07-27
缓速通风和快速通风在…
07-27
基于通风阻力测定的通…
07-27
经坊煤矿通风阻力分布…
07-27
粮堆横向通风与纵向通…
07-27
平衡区域保证效率通风…
矿山安全论文热点内容
63059
煤矿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38230
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
22081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论文
11781
如何做好矿井通风基…
11580
煤矿安全事故根源的…
10007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现…
7890
浅谈如何减少煤矿机…
7606
浅谈如何加强煤矿企…
相关内容
储粮保水通风技术
大型平房仓双侧通风与单侧…
稻谷调质通风试验研究
高大平房仓横向通风与竖向…
缓速通风和快速通风在储粮…
创想安科
网站简介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业务合作
提交需求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