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农村改革已使农村道路网络日益健全和改善,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及管理问题也随之突显,加强农村道路安全管理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分析了本镇农用车辆交通安全现状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有助于确保农用车辆交通安全和管理。
关键词:农用车;使用;安全;管理
近年来,农业农村改革已使农村道路网络日益健全和改善,使得轻便快捷、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的农用车赢得了农民的青睐,不仅给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也为老百姓开辟了一条致富路,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农用车辆的急剧增长以及乡村道路设施还不完善,导致交通事故隐患多,交通事故频发,已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农技工作人员,本人就本镇农用车辆交通安全现状和管理工作作一个粗浅的探讨,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有助于确保农用车辆交通安全和管理。
1 石板镇农用车整体情况及分布特点
石板镇位于达川区南部,距中心城区17km,北与经开区接壤,南与达川区工业园相望,区位优势独特。全镇幅员面积35km2,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3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2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9 260人。耕地面积524.67hm2,退耕还林207.33hm2。全镇村道、社道、以及过境公路四通八达,总里程128.9km,载货汽车235辆,其中农用车辆58辆,占载货汽车的25%,农用车驾驶员83人;车辆数量和驾驶员还在逐年递增。农用车主要分布在金刚、石河、长青等村。
2 农用车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和现状
全镇农用车的增加,大大方便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出行,但是交通安全状况令人担扰。一是无证驾驶现象严重。有的为逃避税费不愿办证上户,他们自以为在自家门口、乡间道路上行驶、不跑远路、不进县城办事,有无驾驶证都是一样的,这就为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二是无牌农用车也不少。有不少车主受经济因素影响和办理牌证麻烦,因而不愿办牌证投保险。三是有的即使拿到了证照,也不参加年检、年审。四是一些驾驶人员交通安全意识差,见钱忘险,农用车载人、人货混装、超载超速、酒后驾车等严重违法现象屡见不鲜。
3 农用车违法行为严重的原因
3.1 农用车辆车况和技术性能缺乏安全保障
一是车辆维修和保养不及时,车灯不亮、刹车不灵等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车主本着“小车不倒只管开”的原则,只要能运转就上路行驶,甚至是带“病”行驶。二是农用车辆报废制度不健全,缺乏配套的监督制约措施,一大批本应报废的农用车辆仍在被继续使用。三是许多人将农用车辆私自改装、拼装成轻便摩托车改装成三轮车、改装车斗、换大功率发动机等。四是仍有部分小型的农用车辆生产厂家为迎合用户需要,生产出一些设计超标准、技术性能差的不合格车辆投入市场,使这些车辆尚未上路运行,便“疾病”缠身,操作灵活性、稳定性、制动性能等大大降低。
3.2 农用车辆安全源头管理工作难以落实,有“失控”、“脱节”等现象
一是农用车辆大部分属私人所有,流动、分散,常年运行在较偏远的乡村道路上,车辆安全管理和定期检测难以监督落实,驾驶员安全管理和教育也很难落实。二是车辆和驾驶人异地办牌办证,导致两地公安机关之间在源头管理、定期检审、安全教育等工作上出现脱节和断层,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三是有些地方基层交通安全组织不健全,使一些农用车辆和驾驶人员处于“失控”状态。
3.3 农民群众法制观念淡簿,交通安全意识较低
由于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面狭窄,交通安全意识差,随意穿越道路、占用道路等交通违法现象普遍存在。如:老年人因固有思维和行为习惯行走路中浑然不顾,小孩子嬉戏玩耍来回奔跑无视周遭等情况都会让交通安全险象环生。另外,在道路上打场晒谷、操办婚丧酒宴占用道路等在农村中极为普遍,增添了交通安全隐患的变数。同时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无证驾驶,超载、超速,人货混载,报废车、拼装车上路的违法行为随处可见,也成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因。
3.4 乡村路况差,设施不配套
一是农村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严重缺乏。道路标志、标线是“道路语言”,没有“道路语言”的道路越多,交通事故越多。二是农村道路建设和管理不同步。由于农村道路中很大部分没有纳入国家交通部门管理之中,资金缺乏,道路的养护和维修很难得到有力保障,极易成为事故“黑点”。三是农村道路设计不合理。乡村道路等级低,危险路段较多。农村以村级公路为主,一般都在四级以下,路面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和抗滑性较差,加之,道路宽度不够,潜伏诸多安全隐患。
3.5 管理人员不足,管理不到位
一是认识存在偏差。长期以来,受“重城区、轻农村;重干线主道、轻农村小路”主导思想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度不大、程度不高、制度不全,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工作机制,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较大薄弱环节。二是管理环境欠佳。受农村封闭狭隘的思想观念所影响,农村群众参与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极弱。交警部门在实施交通秩序整治等管理中经常受到群众的对抗。同时,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弱化,以及政府各部门联动协调跟不上来,交警部门“单打独斗”现象严重,管理力量、效果十分贫弱。三是法制配套不全。农村是各类农用车辆的宽广舞台,对这类车辆的安全技术标准、规则、违章处罚等在法律上均没有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涉及条文相对模糊,存在适用难的问题,造成法律上的管理“漏洞”。
4 加强农用车管理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基层交通安全责任制
区、乡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认真研究对策,制定针对性措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完善区级职能部门、乡镇、村三级“一把手”责任制,签订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在乡镇以地方交警为依托,充分发挥交通安全员和交通信息员的职能作用,以村组为单位,摸清农用车辆及驾驶员底数,并组织起来,群防群治,把交通安全管理触角伸到最基层。
4.2 把好车辆注册登记关,改革农用车辆检验制度
要认真贯彻执行公安部颁发的有关车辆管理办法,在生产环节上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生产,把好车辆出厂前的检验关,严禁不合格车辆出厂;在销售环节,也要加强管理,防止将已出厂的合格车辆拆换或改装成超标准车辆出售;在管理上,要把好车辆检验关,严禁为不合格车辆挂牌,年检时发现不合格车辆,该恢复原状要责令恢复,该报废的要报废,禁止不合格车辆上路运行。
4.3 要严格落实农用车辆报废制度
对已达到报废期限的农用车辆,建立报废车辆公告制度,提前一个月在报纸上公告,通知车主限期到车管所办理报废手续,交回牌证,防止继续上路。同时要强化路面检查,交通民警对报废车辆要予以查扣,强制报废。同时,要改变现有管理模式,把先购车再办证转变为先办证再购车,车管部门对尚未考取驾驶证的车主的车辆不予挂牌。
4.4 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进一步健全机制、拓宽渠道、灵活方式,加大宣传的力度,从思想意识和行为素养上筑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防线。一要加强组织宣传,公安、司法、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经常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二要从宣传形式上用群众喜闻见乐、通俗易懂,能产生震撼性效果的方式开展活动;三要从宣传对象上强化青壮年的法制意识,杜绝无证驾驶、超载、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发生,增强老年人、儿童及妇女的交通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远离事故、远离灾难。
4.5 狠抓整治,大力度净化交通秩序环境
一是要加强源头管理。将户籍化管理向农村延伸,上门服务、简约程序增大上牌办证量,力争把农村车辆、驾驶员纳入管理视线,切实提高熟悉程度,做到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各种车辆带“病”上路,消除“马路杀手”。二是要加强危险路段排查治理。对农村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进行排查,对事故多发地段实地勘查,认真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提出整改意见,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三是要加强路面秩序整治。加大路面管控力度,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经常性地联合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农村中无牌无证驾驶、报废车上路、超载、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予以严格依法处理,以治促改,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实现安全、畅通的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