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雷击及雷电危机应对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预防雷击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雷电危机应对方法。
[教学重点]:预防雷击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雷电危机应对方法。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现在属于夏至季节,“夏至”就是说夏天来到了。夏天的特点是日长夜短、炎热、多雨。古谚说:芒种、夏至,一日三时(下雨)。由于多雨,并且经常是狂风大雨、狂风暴雨。一方面会引发洪涝灾害、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给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另一方面,大雨、暴雨多伴有强烈的放电现象----打雷。如击中人或建筑物,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报载:今年5月24日中午,广州两个女大学生外出购物,在返校途中遭遇大雨,雷电把这两个打着雨伞在路旁大树下避雨的女大学生打成重伤,幸亏抢救及时,才免于一死。
[学生分组议论]:同学们,你听过或见过被雷打伤或打死的故事吗?死者是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遭雷击的?
[每组一个代表发言,老师点评与归纳]:
每年夏季都有打雷,每年都有打死人,在室外被打死的比室内多,在避雷设施完善的室内是安全的。
2,打雷是怎么回事?可以避免雷击吗?
(1),其实,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带有不同电荷的云层碰撞而产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带电云层在那里碰撞,雷电就在那里发生。
(2),有人说,天上有雷公,雷公替天行道,专打坏事做尽的人。同学们,你们相信吗?事实又是如何呢?
(3),天上有雷公是一种传说,神话小说《西游记》写的不但有雷公还有电母呢,这是没有科学依据。事实上我们耳闻目睹被雷打死的人绝大多数是好人而不是坏人。
(4),很多建筑物都安装了避雷针,目的是有效地把打雷时所放出的高压电通过避雷设施引到地下去,从而保护建筑物和人的安全。
(5),雷雨时,人如果停留在避雷设施完好的建筑物里是安全的。
3,如何才能避免雷击?(板书)
A:下雨时如果你在室内:
(1),请不要冒险外出;
(2),将门窗、电闸、煤气、自来水关闭;
(3),不接打电话,不看电视、不上网,不接触金属和用电器,不要在雷电交加时淋澡。
B,下雨时如果你在室外:
(1)远离山顶、高塔、电线杆、广告牌;
(2)远离电话、供电、输电线路和设备、不靠近铁轨、金属栏杆、煤气罐。雷雨时不使用手机。
(3),如果雷雨时你正在游泳、划船,请马上停止,不要停留在宽阔的水域和小船上。
(4)雷雨天气不要在空旷野外停留,若无处躲避时则蹲在低洼处。如人数多,请不要挤靠。
(5),若在野外遭遇雷雨,不要站在旷野高处、大树下,也不要在突出的岩石下或悬崖下躲避雷电。
4,万一有人遭遇雷击,如何应对?
A,遭遇雷击的特征:
(1),遭遇雷击,情况不严重:头发竖起、有蚂蚁爬走感觉或全身发麻。
(2),遭遇雷击,情况严重:身体部分或全身被烧伤、发紫、失去意识、休克,甚至呼吸停止、无心跳。
(3),即使遭遇雷击,雷电已通过了人的身体进入地下,故遭雷击者并不带电,旁人可安全地处理和抢救受击者。
B,雷电危机应对办法:
(1),情况不严重者,立即趴在地上,摘下身上的金属品,如钥匙、戒指、金属项链等,休息待救。
(2)若遇遭遇雷击的人被烧伤或已休克-------应马上让其平躺------
若其身上着火,即刻朴灭----------解开上衣上部纽扣、松开裤带-------如伤者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心跳-------尽快送医院治疗-------若伤者无呼吸、心跳-------打120求救,同时立即对伤者进行嘴对嘴的人工呼吸直至心肺复苏------医生到后,协助医生抢救。
[小结]:
我们今天讨论了预防雷击和雷击危机应对办法,希望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雷雨季节出行时要特别小心,做足预防措施;万一遭遇雷电时,首先要冷静、沉着,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自救、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