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表演游戏。在表演游戏中提供不同快慢节奏、大小音量、音色变化的乐曲,表现不同特征角色的活动状态,为学习有序安全疏散做铺垫。
为了“授之予渔”,我们组织的重复、学习、演练都是值得的。
五、火场逃生常识(目的:了解一些简单的自护自救逃生常识,提高大家的火场承受能力)
1、火场逃生案例
吉林商业大厦火灾17人死亡 老太领80老人逃生(该大厦共有5层楼,一楼销售小百货、生活用品,临街是电器店和门市房;二三楼为大富豪鞋城;四楼是富安居名品傢俬博览中心;五楼是铭阳模特学校,还有健身馆和游泳馆,另外大富豪鞋城的售后中心也在该楼层。)
2、火场逃生基本方法
1)棉被护身法用浸湿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披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冲到安全区域,但千万不可用塑料雨衣作为保护。
2)毛巾捂鼻法
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人员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在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3)匍匐前进法
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4)逆风疏散法
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同时也可获得更多的逃生时间。
5)绳索自救法
家中有绳索时,可直接将其一端栓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手脚并用(脚成绞状夹紧绳,双手一上一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防止顺势滑下时脱手或将手磨破。
6)被单拧结法
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并拧成麻花状,如果长度不够可将数条床单等连接在一起,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但要切实将床单等扎紧扎实,避免其断裂或接头脱落。
7)管线下滑法
当建筑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的人数不宜过多,以防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
8)竹竿插地法
将结实的竹竿、晾衣竿直接从阳台或窗口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层平台,两头固定好以后顺竿滑下。
9)楼梯转移法
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人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
10)攀爬避火法
通过攀爬至阳台、窗台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蓬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势。
1l)搭“桥”过渡法
可在阳台、窗台、屋顶平台处用木板、竹竿等较坚固的物体搭至相邻单元或相邻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12)毛毯隔火祛
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止火势蔓延速度、延长逃生时间的目的。
13)卫生间避难法
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塞紧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万不可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或容易聚集烟气。
14)火场求救法
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质物品,如白天可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15)跳楼求生法
火场上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但首先要根据周围地形选择落差较小的地块作为着地点,然后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作缓冲物,并使身体重心尽量放低,做好准备以后再跳。
3、各类场所逃生方法(切记:无论身处任何场所,首先必须熟悉疏散路线)
这里需要提醒几点:发生火灾后,逃命要紧,不要为寻找心爱东西而耽误时间;不要往柜子里钻;不要躲藏在大人难以发现的角落里;不要盲目往火场里跑。
六、火场烧伤急救处理(目的:使师生们了解火场烧伤急救处理基本方法,以便防止烧伤面积扩大和出现休克感染。家P100)
1、要立即使受伤部位离开灼热的物质;
2、用无菌纱布包扎;
3、不要把水泡弄破;
4、可以口服淡盐水。
七、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目的:教师熟悉掌握四个能力,学生成为小监督员)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查用火用电,禁违章操作;查通道出口,禁堵塞封闭;
查设施器材,禁损坏挪用;查照明指示,禁遮挡损坏;
查场所人员,禁超员脱岗;查重点部位,禁失控漏管。
2、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火灾发生后,1分钟形成第一灭火力量;3分钟形成第二灭火力量。
3、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熟悉疏散通道,熟悉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掌握逃生技能。
4、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抓消防培训;抓消防宣传;抓消防标志化;)
有消防宣传人员,有消防宣传标志,有全员培训机构,掌握消防常识。
结束语:安全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可对每一个个体来讲,安全是一种修养。安全注重的是意识,需要的是累积,依靠的是传播。望各位老师和同学逐渐培养消防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积攒安全财富,在你来我往中散播安全种子。不仅我们自身受教育,而且要带动一个家庭,推动一个社会,牢记“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携手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集体、安全的学习环境和安康的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