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盯紧一线,抓紧、抓细、抓实现场管理

作者:李世荣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评论: 更新日期:2017年12月29日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城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分析一些事故报告可以发现,虽然各个行业的数据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一线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较多。

一线从业人员的现状

一线从业人员数量大、分布广。笔者所在的城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有重点行业企业近2万家,一线从业人员众多,涉及煤矿、化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冶金工贸、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

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除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地方企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外,其余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

流动性大。很多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是短期、零散聘用的,流动性大,安全培训教育跟不上,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松散。

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原因

通过日常执法检查和对生产安全事故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一线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酒后作业,使用不安全设施设备,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作业时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遇突发事件处置不当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三违”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纠正违章行为和维护安全,需要一线从业人员相互配合、提醒及管理者的监督。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看到违章行为时顾虑很多,如担心得罪人,伤了感情,或被人认为“多管闲事”,最终打消了纠正意愿。久而久之,很多人对违章现象熟视无睹,甚至出现集体违章现象。另外,一些一线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匮乏,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在违章作业。一些管理者也存在监督和纠正违章行为不到位的问题。

存在不安全行为心理因素。从笔者所在城市近期的事故分析来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侥幸、蛮干、投机和经验主义问题突出。一些一线从业人员为了省事而走捷径,上次没有发生事故,这次就照着做,时间久了就形成了“经验”,忽视规章制度,认为自己不会“运气那么差”,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另外,一些一线从业人员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艺高人胆大”,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蛮干、冒险行为,一念之差,事故就有可能发生。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有些一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日常工作中,工作服和安全帽只要没破,就接着使用,不管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虽然知道设备有隐患,但只要还能转动,就没有必要停止作业。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些细节可能带来多大的问题。还有一些一线从业人员在进行高处、有限空间和动火等特殊作业时,对防护措施根本不重视。一些企业按照效益给员工发工资,一线从业人员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在安全与产量的权衡中,偏向了产量。

安全教育流于形式。一些企业的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一方面,企业主要负责人仍然存在重生产经营、轻安全培训,重生产性投入、轻安全培训投入的问题,不重视安全培训,或者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甚至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另一方面,不少从业人员对安全培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

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充分发挥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作用。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责任,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纠正和杜绝一线从业人员“三违”现象。要加强班组管理,加强对一线从业人员的管理和作业现场管控,切实把一线工作抓严、抓细、抓实。要加大安全投入,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把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严格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这既是企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举措,又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企业必须依法依规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了解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提高一线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加大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安全监管部门要通过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执法检查和安全生产督查,督促企业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增加安全经费投入,确保安全生产。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