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进入设备作业安全制度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5月24日

        1.目的
        为加强进入设备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缺氧、窒息和火灾爆炸事故,保证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
        2.1凡在生产区域内进入或深入管道、风道、下水道、电缆沟、坑、磨机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场所作业统称进入设备作业。
        2.2凡进入设备作业,必须所有安全措施准备好后方可以作业。
        2.3进入设备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注明作业时间,不得在无人监护或作业时间以外作业。
        3.监护人的职责。
        3.1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及作业人员,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
        3.2作业单位和设备所在单位不是一个单位时,双方各出一个监护人。
        3.3监护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作业。
        3.4监护人应和作业人员拟定联系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发现异常,应立即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4.设备作业人员的职责。
        4.1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
        4.2劳动保护着装和器具不符合安全规定不得作业。
        4.3对违反本制度强令作业或安全措施不落实,有权拒绝作业。
        4.4在进入设备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设备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工作及活动。
        4.5对工艺要求有特殊要求的进设备作业时,要采取特殊预防措施,并经公司领导批准。
        4.6进入设备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5.安全保证措施
        5.1车间领导指定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所从事的安全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意外的处理、救护方法等。
        5.2带有转动部件的设备,必须在停机后切断电源,在开关上挂“有人检修、禁止合闸”警示牌。并设专人监护。
        5.3进入设备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
        5.4设备的出入口不得有障碍物,应保障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5.5进设备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生产技术部分管领导批准。
        5.6进设备作业所用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在金属设备内及特别潮湿场所作业,其安全行灯电压应为12V以下且绝缘良好。
        5.7进设备作业的人员、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前后应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
        5.8设备外的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5.9作业人员进设备前,应首先拟定紧急状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设备内人员每次作业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5.10为保证设备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制通风方法(不允许通氧气),开排风机等。
        5.11以上措施如在作业期间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进入设备作业。
        6.本制度未尽事宜,可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制度、法规执行。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