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安全设施、设备
第二十一条安全设施要符合设计标准。对于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安全检测合格;不合格不得使用。
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二十三条安全设备的购进、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第六章安全检查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专设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第二十七条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其他领导应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保卫、安全生产检查。公司综合部、生产经营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安全保卫、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安全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保密。
第二十八条安全检查的内容:
(一)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三)安全员业务素质;
(四)施工作业安全;
(五)泵机、配电设施、物料管理安全;
(六)运行操作安全;
(七)机房、厂区、办公区管理安全;
(八)其他安全事项。
第二十九条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按照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确定解决安全隐患的具体措施。
第七章安全事故报告、处置和责任查究
第三十条安全事故定级遵循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同时考虑供水行业实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重大事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较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和一般事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四个等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轻伤和直接经济损失以一定比例折算为综合损失)。
第三十一条对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负伤者或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单位领导。事故单位负责人应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控制事态;同时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并通报综合部。
供水事故的预警响应依公司应急处置工作制度执行。
第三十二条综合部对安全管理事故调查核实后,立即报告公司总经理,并视事故情节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和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等。
第三十三条事故单位应妥善保护现场,因救援处置需要移动现场物体时,必须做出标记、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伤亡事故现场的清理,如无特殊原因,应经事故调查机关同意。
第三十四条发生安全事故,公司责成综合部组织工会及事故单位进行初步调查,查清事故原因性质。确属安全管理责任事故的,根据事故类级及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当地安监、劳动、工会组织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管理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外,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安全保卫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部门、领导的责任;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造成的经济损失,视情节予以追偿;
第三十六条各部门、各单位值班人员因不认真履行值班人员工作职责及有关规定,擅自脱岗的,经安全管理机关检查发现一次,公司处罚当事人500元;由公司检查发现一次,处罚当事人300元;同时对该部门、该单位第一责任人处以等额罚款。
第三十七条对值班人员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未履行工作职责造成的安全管理责任事故,值班人员承担全部责任;对造成的经济损失全部由值班人员予以赔偿。公司对其直接主管领导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三十八条综合部每月通报一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情况的单位。一年被三次通报的,免去该部门、单位第一责任人的职务,并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三十九条对认真履行安全管理工作职责,防范措施到位,有效预防或及时处置重大安全事故的部门或个人,公司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条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岗位安保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检查制度、安全防范措施等具体制度,报综合部备案。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总经理办公会议通过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