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电仪车间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2月11日

        (六)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用电安全管理:
        (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
        (3)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
        (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2、用火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2)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并准备设当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
        (3)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有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4)未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擅自动火作业者,一经发现交安环部处理。
        (七)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1、义务消防员应在消防队领导下开展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
        2、要结合对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维护检查,有计划地对每个义务消防员进行轮训,使每个人都具有实际操作技能。
        3、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4、每年举行一次防火、灭火知识考核,考核优秀给予表彰。
        5、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防火灭火自救能力。
        (八)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1、本车间发生火灾时,在岗员工应立即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
        2、 就近原则使用灭火器材并立即报告当班领导,火势严重时一并打火警电话求救。
        3、当班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如需要启动预案立即启动事故预案,按照预案指挥系统和分工执行。
        4、组织全员学习和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5、每次组织预案演练前应精心开会部署,明确分工。
        6、应按制定的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
        7、演练结束后应召开讲评会,认真总结预案演练的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应及时修改和完善预案。
        (九)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
        1、应按规定正确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相关人员必须经必要的培训,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书方可操作。各类设备均需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合格证明并经维修部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气设备应由持证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2、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检测,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记录。
        3、电器设备负荷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接头牢固,绝缘良好,保险装置合格、正常并具备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严格按照电气施工要求测试。
        4、各类线路均应以套管加以隔绝,特殊情况下,亦应使用绝缘良好的铅皮或胶皮电缆线。各类电气设备及线路均应定期检修,随时排除因绝缘损坏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隐患。
        5、未经批准,严禁擅自加长电线。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安全小组、维修部人员检查加长电线是否仅供紧急使用、外壳是否完好、是否有维修部人员检测后投入使用。
        6、电器设备、开关箱线路附近按照本单位标准划定黄色区域,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并定期检查、排除隐患。
        7、设备用毕应切断电源。未经试验正式通电的设备,安装、维修人员离开现场时应切断电源。
        8、除已采取防范措施的部门外,工作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
        9、使用明火的部门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做到用火不离人、人离火灭。
        10、场所内严禁吸烟并张贴禁烟标识,每一位员工均有义务提醒其他人员共同遵守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