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动火作业管理办法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8月09日

       第八条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一)正在运转的生产设备以及盛有易燃易爆物体的容器、管线与设备,严禁进行动火作业;
        (二)非必要现场动火作业的项目,则避免动火作业,可移到动火危险性低的区域进行;
        (三)若涉及进入容器内部维修,则必须一人动火,一人在旁监护,禁止单人独自进行;
        (四)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五)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必须动火时,动火作业应升级为一级动火作业,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六)动火前应清除现场及周围易燃物,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配备足够的适合现场灭火介质的消防器材;现场无消防水时,应禁止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必须动火时,动火作业应升级为一级动火作业,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七)动火作业可能给其他部门造成影响或带来风险的,动火区域管辖部门须通知并提醒其他部门,使之做好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准备;
        (八)高空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火花飞溅到周围可燃物上引起火灾事故;动火点及地面需分别配置灭火器和消防用水;
        (九)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进行交叉动火作业;
        (十)动火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动火作业应安排专人监火;
        (十一)三级动火作业须落实动火期间安全防范措施。
        第九条 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
        (一)熟悉现场环境,检查附近消防设施、器材位置及完好情况;
        (二)动火区域必须配备足够的适合现场灭火介质的灭火器(至少2瓶4KG)、配备防火用水桶及取水器具,动火前桶内必须盛有水(至少10L);
        (三)动火作业负责人、动火操作人和监火人在动火前必须检查落实动火作业区域易燃、可燃物的清除情况,对动火部位有油污、靠近皮带和电缆附近的要用石棉布等防燃物遮盖好,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附近有冲洗管的必须将冲洗管准备好,并检查水压是否正常,对动火部位周围及下方的煤尘用水浇透或清理干净;
        (五)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设备工具,保证安全可靠,禁止带病使用;电焊机的地线应直接搭接在焊件上,不可乱搭乱接,以防接触不良、发热、打火等原因引发火灾或漏电致人伤亡;
        (六)使用气焊进行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乙炔气瓶须离明火10米以上,乙炔气瓶与氧气瓶之间的距离须在5米以上,并不得在烈日下暴晒,氧气瓶口及减压阀、阀门处不得沾染油脂、油污,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且气瓶要放置牢固,防止气瓶倾倒;
        (七)动火作业完工后,由动火作业负责人组织对动火现场及周围仔细检查,清理残火进行安全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能撤离现场;
        (八)一级动火作业完工后须进行48小时延时监火,二级动火作业完工后须进行24小时延时监火。
        第十条 动火过程异常情况的处理
        (一)发现隔离措施脱落或破损应设法修补,并暂停工作;
        (二)由于风向变化或风力过大而使动火时所产生的火花无法控制,易被吹向易燃物时,应立即停止工作;
        (三)在动火中发现气瓶泄漏或电气焊工具故障等情况,均应暂停工作,排除故障,禁止设备工具带病作业;
        (四)在动火中发现新的隐患后应立即停止动火,在采取相应有效防范措施后方可继续动火;
        (五)如发生紧急事故,应参照《国投中煤同煤京唐港口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执行。
        第十一条 检查考核
        (一)各部门应对在本部门管辖区域内违反本办法的动火单位及个人进行考核,并报安全监察部备案。
        (二)对违反本办法的部门和个人,造成火灾(火险)事故的按《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公安部门依法追究肇事者和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对未造成火灾事故的,由安全监察部根据《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奖励办法》等相关文件对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公司安委会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