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2月07日

(1)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监督承建单位认真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和标准;
        (2)   督促承建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3)   审查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4)   督促承建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5)   检查并督促承建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或各工序、关键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
        (6)   督促检查施工单位现场的消防工作、冬季防寒、夏季防暑、文明施工、卫生防疫等项工作;
        (7)   不定期的组织安全综合检查,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并限期整改;
        (8)   发现违章作业的要责令其停止作业,发现隐患要责令其停工整顿。
        4. 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监理
        4.1在工程开工前,承建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上报以下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
        (1)   安全资质及证明文件(含分包单位)
        (2)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3)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安全专业人员配备
        (4)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
        (5)   实施性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安全度汛措施、安全操作规程
        (6)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等技术性能及安全条件
        (7)   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证明
        (8)   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4.2根据承建单位上报的有关文件,监理单位配合建设单位进行审查,经检查并具备以下条件后,才能开工:
        (1) 承建单位(含分包单位)安全资质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工程施工合同的规定,并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2) 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机构,并配备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
        (3) 编制实施性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并落实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度汛措施和防护措施;
        (4) 检查开工时所必须的施工机械、材料和主要人员是否到达现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已经到位,避免不符合要求的安全设施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5)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及上岗证;
        (6) 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施工前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和从事特殊作业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加强职工安全意识。
        (7) 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应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8) 在施工开始之前,应了解现场的施工环境,人为障碍等因素,以便掌握有关资料,及时提出防范措施;
        (9) 掌握新技术、新材料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在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教育。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