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分类:
1、扣件式 2、碗扣式 3、悬挑式 4、导轨式
一、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一)、构造:
1、立杆、 2、纵向水平杆(大横杆)、3、横向水平杆(小横杆)、4、扫地杆、 5、剪刀撑(增强脚手架刚体、稳定性。) 6、横向斜撑、 7、连墙件、8、主节点、 9、底座、 10、垫板
(二)、落地脚手架的立杆横距表:
尺 寸 类 型
|
结构施工脚手架
|
装修施工脚手架
|
双排脚手架立杆横距,
|
1.05 ---- 1.55 m
|
0.80 ---- 1.55m
|
单排脚手架立杆横距,
|
1.45 ---- 1.80 m
|
1.15 ---- 1.40m
|
横向水平杆里端距墙面距离
|
100 ---- 150 mm
|
150 ---- 200 mm
|
双排脚手架里立杆距墙体距离
|
350 ---- 500 mm
|
350 ---- 500 mm
|
注:单排架高度一般不超过24m , 双排架不超过50m 。
超过50m则采取以下措施:
1、脚手架下部采用双立杆(高度不低于5 – 6m),上部采用单立杆(高度小于35m)。
2、分段组架布置,将脚手架下段立杆的跨距减半,上段立杆跨距的较大部分高度小于35m。
(三)、脚手架立杆跨距参考表:
脚手架高度
|
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
|
<30 m
30 --- 40 m
40 --- 50 m
|
1.8 ----- 2.0 m
1.4 ----- 1.8 m
1.2 ----- 1.6 m
|
(四)、脚手架地基:
1、平整夯实。 2、可靠排水。
(五)、立柱下底座、垫块:
1、普通脚手架:垫块长2.0 --- 2.5 m, 宽不小于20 mm, 厚50 --- 60 mm 。
2、高层建筑脚手架:地基上加铺塘渣、砼预制块,其上沿纵向铺放槽钢,将脚手架立杆底座置于槽钢上,采用道木来支撑立柱底座。
(六)、钢管:
1、外径48mm,壁厚3.5mm,的3号焊接钢管,每根重量控制在25kg内,横向水平杆长2.2m,一般为1.8 – 2.2m。其它钢管长度不超过6.5m,一般为4 – 6.5m。
但也有外径51mm,壁厚3mm钢管在使用,国家规范正逐步淘汰。
(七)、扣件:
1、直角式 --- 相交连接立杆与水平杆。
2、旋转式 --- 连接两根任意角度相交的杆件。
3、对接式 --- 两根杆件对接用。
(八)、脚手架搭设中立杆的允许水平偏差(mm)
脚手架在搭设中
检查偏差的高度m
|
脚手架高度
|
|
50m
|
40m
|
20m
|
2
10
20
30
40
50
|
±7
20
40
60
80
100
|
7
25
50
75
100
|
7
50
100
|
|
1、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恐高症等疾病的人,不准上架操作,严禁酒后上架作业。
2、 搭设脚手架必须洗安全带、戴安全帽、穿软底鞋,扎好裤脚及袖口。
3、 搭设时,垫木应铺设平稳,不能悬空,避免脚手架发生整体或局部沉降。
4、 对于锈蚀严重、压扁、弯曲、有裂纹的钢管一律不准用于脚手架的搭设,凡有裂纹、变形的扣件及滑丝的扣件螺栓均不得使用。
5、 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用。
6、 高处作业备工具袋,工具必须随时放入工具袋内。
7、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超过相邻联墙件以上二步。
8、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证扣件紧固强度。
9、 作业人员上下应走专用通道,禁止攀爬脚手架杆件上下。
10、脚手架应绑扎牢固。
11、在作业平台作业或行走要注意脚下探头板。
12、脚手架用密目网封闭。作业层脚手板满铺,外侧设置高1.2m的防护栏杆,底部外侧设置18cm高的挡脚板。
13、剪刀撑钢管错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少于10cm。
14、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得垂直间距不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大于4m(2步)。
15、禁止下层作业人员防护栏杆、平台等下方休息。
16、交叉作业人员在进行上下交叉作业时,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线上作业。下层作业位置必须处于上层作业物体可能坠落范围之外,当不能满足时,上下层之间应设隔保护层。
17、遇6级及以上大风、大雨雪、强霜冻、浓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高空作业,雨、雪后应清扫周围环境且采取防滑措施后方可开始作业。
18、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及纵、横向扫地杆和连墙件。
19、翻脚手板应两人由外往里按顺序进行,在铺第一块或翻到最外一块脚手板时,必须挂安全带方可操作。
20、拆下的脚手杆、脚手板、钢管、扣件、钢丝绳等材料,应用桶或用绳向下传递,严禁向地面抛掷。
21、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传杆子。
22、拆除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严禁上下同时作业;严禁将架子的连墙杆一次性拆除;分段拆除高差不大于2步。
23、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围栏及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24、脚手架搭设检查验收
(1)、检查阶段:
在下列阶段的检查:
每搭设10m高度。
达到设计高度。
遇有6级及以上大风和大雪、大雨后。
停工超过1个月恢复使用前。
(2)、检验主要内容:
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
立杆垫座与基础面是否接触良好,有无松动或脱离情况
检验全部接头是否牢固。
连墙撑、斜杆及安全网等构件的设置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荷载是否超过规定。
(3)、质量标准:
检查杆件直径壁厚、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杆身及杆件焊接处是否符合规定。
扣件连接螺栓拧紧力矩的检查。
允许偏差,(垂直水平度偏差是否在许可范围内)。
构架尺寸,包括杆件接头位置和接点处杆件的相对距离
扣件的上紧程度和杆配件是否合格。
立杆的垂直度及底部支撑情况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的水平度及同层水平之间的高度误差。
连墙件设置位置、构造情况。
铺板层数和脚手板的排水情况,有无少铺、间隙过大、不平不稳,探头以及未进行必要的固定等。
安全防护设置情况。
通道进出料口、转达平台及其它有局部加强要求部位的构架情况。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
还应检查地基情况,回填土夯实程度,坑洼坡地的处理及需要另行设置的脚手架基础等(但这些检查应在搭设前进行,以免在搭成后再发现问题,造成大返工。
(4)、上岗检查:使用过程检查,重点检查在使用过程中有无不得拆除的杆部件连墙点被拆除而没有采取弥补措施,有无对局部构架尺寸的改动及临时搭设的不安全的架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