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椒江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集中储存现状调查及思考
作者:椒江区安监局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8月27日
二、存在问题
(一)危险化学品非法经营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有些个体经营单位、个体工商户本身不具备经营条件,为了避开安全评价、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等规定要求,不经安全许可,非法经营油漆,化工原料等;有的已经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的经营单位,未按照核定和许可的经营项目超范围经营。诸如,红星美凯龙家具城就有10多家油漆经营单位未取得经营许可证,在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非法经营,而且店面存放超量油漆等危险化学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无仓储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存在非法储存现象。从全区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统计数据看,在108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中,有合法、合格储存库的仅30家,另有78家从事无库的票据贸易及店面零售经营,虽然部分经营户是和生产、使用单位两地直接配送,确实实行无库经营,但有些经营户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无库经营,而且椒江区又缺乏统一集中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库区,因此,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现象屡禁不止。比如油漆经营单位有42家,而有库经营的仅有1家,其余41家油漆经营单位只能在店面按要求摆放0.5吨以下油漆及漆用稀释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存在超量储存现象,部分经营单位可能将大量的危险化学品租放在城郊结合部的居民住宅或违章建筑物内。而这些居民住宅或违章建筑安全条件本身先天不足,缺少规划,安全间距严重不足,必要的消防设施缺乏,无法满足安全条件,根本达不到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要求。
(三)有仓储经营危险化学品单位存在散、乱现象。目前,椒江区危化品经营单位点多、面广,布局零散,完全处于“游牧”状态,分布在各个街道办事处,有库经营单位除了下陈街道,其余7个街道均有分布,涉及的产品品种、存储方式和场所“花样百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原本位于比较偏僻地区的部分危化品经营、储存企业逐渐被不断兴起的居民区和商业区所包围,已经不符合安全标准。危化品经营、储存单位分布零散,没有形成相对集中、规模化的产业园区,对危化品行业的监管实际上演化为对危化品从业单位个体的监管,造成了危化品行业监管难度大的问题。鉴于此,浙江欧华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作为我区最大的危险化学品储存经营企业曾计划在九塘、十一塘区域购置约300亩的土地建立危险化学品集中储存区,但由于土地涉及台州市整体规划的调整等各方面原因,该项目无实质性进展。鉴于椒江区危化品经营企业对仓储的需求,建立一个约30万平方米的危化品集中储存区将散乱的有库经营企业及无库非法储存的经营企业的化工原料集中在化工储存区进行统一储存和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自行选址的难度十分大。
(四)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没有形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涉及公安、安监、环保、工商、交通、建设、国土和行政执法等多个部门,若相关部门频繁的监督检查容易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达不到服务企业,方便企业的目的,但在日常的监督执法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机制,相关部门难以形成合力,整体监管成效不明显,特别是处理危险化学品时,相关部门的职责不同,而且有些职能存在交叉重叠,致使有些危险化学品违法活动得不到有效打击,同时,收缴的危险化学品处置难度也较大,由于没有危险化学品专用储存库,临时存放在借用的仓库中,安全隐患严重。有些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标识不清,很难辨别物质的名称以及其危险特性,需有一定的技术支撑,也需要有较大的经费,因此,处置难度很大。
(五)社会群众安全意识淡薄。广大民众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水平有限,尤其对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危害性认识不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还没有引起全社会人们的普遍关注,监督和举报非法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的违法行为很少,加上业主的安全意识淡薄,重效益、轻安全、图方便、存在侥幸心里等现象普遍存在,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重视,致使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知情权,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