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要评价的设备
a、可燃性气体燃烧设备。如德士古气化炉装置生产过程技术复杂,危险性大。装置界区内有多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如CO、H2S、等。要保证燃烧的安全性,本装置采用了先进的集散控制系统及自动调节、报警、安全联锁。
如:气化炉安全联锁,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再进行系统复位将阀门开关到位,在依次进行操作。
烧嘴冷却水泵联锁,防止水泵故障烧坏德士古烧嘴,运行泵故障时备用泵能及时启动供应烧嘴冷却水。
锁斗逻辑联锁,保证锁斗能按程序控制及时安全的将渣水排放到渣池。
采用了氮封技术,在开停车时,必须进行氮气置换,使系统中氧气或可燃性气体含量合格,防止爆炸或火灾事故。
同时配有阻止可燃性气体输送部分回火,有燃烧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阀、截止阀,配置点火装置、火炬安全排放系统,
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报警(声、光)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事故状态下的连锁控制系统如氧煤比高跳车,
设有紧急事故“关”按钮
所有自动控制系统,应同时并行设置手动控制系统。
b.加热炉。对于加热炉,要对炉管破坏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安全分析。对于炉内炉管破坏造成的火灾,因为蒸汽灭火系统可以及时扑灭,评价时要考虑是否安装蒸汽灭火系统及阀门切断系统,保护炉内发生火灾时不会发生可燃性气体喷出炉外火灾。
c.塔和反应器。对于化工生产来说,塔和反应器是其关键设备,评价时要考虑塔和反应器发生的几率和破坏的严重程度。
对于静止设备的压力容器,是安全评价的重要部分,要有压力容器台帐需复查生产单位的资质,生产单位有无按规定及时进行压力容器年检,正确评定安全等级,
1、 隐患的原因分析,包括介质对设备材料的影响、腐蚀机理、进行强度校核。
2、 检查中容器的选点部位是否不合理。
3、 出现隐患后的检修及整改方案须由有资质单位制订或上报认可。
4、 附属安全阀是否定期校验,保证开关灵活,不得超压。
5、 进行是否是重大危险源的评定,如是,许建立紧急预防预案
d.各类压缩机。对于各类压缩机,要考虑泄漏的可能性,因此,安全评价时应考虑安全检测设施的配套和适用性。按设备的安全管理规定,配置超压、异常事故的安全防护装置。
e.设备内爆及管道破裂。化工生产由于高温、高压,许多反应其压力高达上千帕,压力高,运行过程中要防止设备发生内爆形成的破坏,在评价时应考虑泄压的厂房设备和抑爆措施。对于管道,要考虑一旦发生破裂,可燃介质大量泄漏,形成爆炸性空间的可能性。
f、储运设施的评价。对储运设施要重点考虑,特别是危险性气体的罐区和装卸站等。要设置合理的安全距离,要有防止危险发生的各类应急预案。
g、公用工程系统设备的评价。公用工程中的水、电、气、风在化工生产中也非常重要,对蒸汽的供应能力、风的供应能力,火炬泄放能力和负荷、发生事故时的影响均要进行安全分析和评价。
h、设备电气的安全评价。电气的安全分析应重点考虑双电源问题、主接线问题、电气设备选型问题、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扰动保护等)问题、停电状态下各种安全连锁启用大机组安全问题、过电压问题、防雷、防静电问题、变电站设置和负荷率的安全分析等。
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要从设备本身设计努力做到本质安全型,将事故的发生降至最低。这需要涉及到各专业设计,因为每个专业自身的设计技术都存在自身的安全技术
设计项目均要有《职业安全卫生专篇》,生产设备的安全卫生设计按《生产设备卫生设计总则》(GB5083-)执行,电气设备设计按《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执行。
对引进的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安全可靠性审核。
其次, 加强设备部门职责:
1)加强对设备动力装置及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管理。
2)按时对工业建筑物、构筑物、超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高压管件、气瓶、热力管网和安全装置的定期检测、检验、校验工作。
3)制度或审定有关设备制造、改造方案和组织编制大、中修项目的安全措施计划,并确保实施。
4)在计划和布置检修任务时,同时计划和布置安全措施。
5)组织按时实现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隐患整改措施。
6)及时进行设备事故调查、统计、上报,参加有关重大事故的处理。
再次,控制泄漏与加强技术素质管理
从经验统计,防止物料泄漏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是日常巡检的重要工作。也是降低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一项根本措施。
加强技术素质管理,经常进行岗位技术练兵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提高
处理险情的果断性,尽最大可能减少因人为失误而导致的事故,是维护设备安全运行的这样保证。
最后,设立救灾、控灾设施系统,即消防保护系统。这一系统只是被动防火,以减少损失。并成立重大设备事故应急预防小组,将重大危险源分危险级别进行监控。
结束语
从化工设备的安全评价可看出,设备的火灾、爆炸风险主要取决于工艺过程中所涉及的物料性质、操作参数(包括压力、温度等)以及相应的安全仪表设施的配备和维护使用情况。从安全管理的角度看,操作者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责任心权重较大,不可忽视。因此,为有效控制化工设备的火灾、爆炸风险,在确保各种安全装置设施齐全好用的前提下,企业需要关注各类作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