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随谈

作者:李玉良  来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牛钾碱分公司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7月19日

        化工企业应建立自己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制度,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装卸、贮存、生产使用各个环节都要有安全操作规程,所有从业人员都应严格执行。
        四、 生产过程是安全工作的关键。据统计,大多数事故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新建化工项目一定要贯彻“三同时”的原则,即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样才能确保项目建成投产后,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这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另外,企业应组织内行的技术人员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包括从投料到产成品包装入库的全过程。对全体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工进行严格培训,培训不合格不得上岗。事实证明,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五、 完善巡检制度。化工企业应建立班组、车间、企业三级巡检制度,要求班组每小时巡检一次,车间管理人员每个班至少巡检一次,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对全厂巡检一次。建立严格的巡检制度,严密监控,及时发现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 对企业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管理。把企业存在的所有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分类,明确哪些属于重大危险因素、较大危险因素和一般危险因素,据此划分为3-5个危险等级。对重大危险因素应重点管理、防范,做到杜绝重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一般的和较小的事故。危险等级的划分可由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工作组进行综合评定打分,尽可能数量化,根据得分多少确定。可以把评定的分数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中,还可以用调查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成排列图,从而直观的找出主要危险因素,对不同等级的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抓住主要矛盾,使安全管理工作更有成效。
        七、 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培训,从企业主要负责人直至每一位岗位操作工。培训时间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要求。为了保证培训质量,还应经常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考试、考核。
        八、 企业应不断采用安全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程度,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实践证明,科技的发展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企业应加大安全方面的物质和技术投入,对安全生产极其重要。比如在涂料及粘合剂生产中,采用新工艺,用甲苯、脂肪族烃替代毒性较高的苯,就大大减小了发生中毒和火灾的危险性。
        九、 制度的落实是关键。无数次的事故教训证明,大多数事故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或者能够大大减轻损失程度。很多事故都是由于思想麻痹大意,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很多企业往往是制度也制定了不少,可执行起来就大打折扣。企业一定要经常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制度不能停留在纸上,而应严格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制度的落实是安全生产的关键。
        十、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尽管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有时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危险因素的偶然性、突发性,还不能保证一些重大事故的绝对避免。所以,企业还应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有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好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
        十一、 企业应服从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工作指导、检查,并经常参加本行业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交流,不断总结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化工企业应根据本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重视安全生产,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管理,讲求科学,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重视安全新技术的应用,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就一定能搞得更好。
        [作者简介] 李玉良(1965-),男,注册安全工程师,现从事化工生产管理工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