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油气集输安全操作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7月24日

        (二)、选择油气集输流程的原则
           (1)流程适用性强。满足油田的地质特点和原油物性要求;满足油田初期生产,便于油田中后期的调整和改造。
        (2)油、气密闭集输,最大限度的降低油气损耗。
        (3)合理利用地层能量,尽可能减少动力和加热设备,节约电力和燃料。
        (4)流程各环节要配套。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处理油、气、水,生产合格产品。有利于原油脱水、油气分离、天然气脱轻质油,有利于回收天然气、轻烃和污水,防止环境污染。
        (5)计量仪表化,生产自动化。减少生产管理人员,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三)油气集输流程的投产和管理
        1、油气集输流程中容器和设备的投产
        容器和设备投产前,应制定详细的投产方案,要有周密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投产前的准备和启动投产,必须执行规定的操作规程。
        2、输油管道的试运和投产
        (1)输油管道投产前必须扫净管道内杂物、泥沙等残留物,保证流程畅通。
        (2)管道试压。使用规定的介质(液体或气体),按设计规定的试验压力和有关技术标准,对管线进行系统强度试压。
        通常以水为介质进行强度试压,缓慢升压,当达到要求的压力时稳压10分钟,无泄漏、目测无变形为合格。需要做渗水试验时,渗水量应不大于允许值。
        气压试验时,压力应逐渐提高,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5分钟,无泄漏,目测无变形为合格。
        强度试验合格后,降至试验压力,无泄漏,稳压30分钟,压力不降为合格。
        真空系统在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在联动试运转时,还应以设计压力进行真空度试验,持续时间为24小时,增压率不大于5%为合格。
        (3)投油。管道输送的原油,其凝固点高于管道周围土壤温度时,投油前应用热水预热方式提高土壤温度,防止原油在管道中凝固冻堵。具体要求如下:
        ①热水出站温度应根据原油性质和管道防腐保温材料的耐热程度及工艺要求确定。
        ②短距离管道可采取单向预热,长距离管道可采用正反输交替输送热水预热。热水量应不少于被预热管道容量的1.5倍。
        ③投油前,管道末端进站水头温度必须高于原油凝固点3-5℃。
        ④投油时要增大油流量,一般应大于预热水量的一倍。投油后无特殊情况,在稳定的温度场还没建立起来之前,一般不准停输。
        3、外输工艺流程的操作与管理
        (1)原油外输工艺流程的操作,由调度统一指挥,除特殊情况(如发生火灾、爆炸、凝管等重大事故)外,任何人不得擅自操作外输工艺流程。
        (2)流程操作,遵循“先开后关”的原则。具有高低压部位的流程,开通操作时,必须先倒通低压部位,后倒通高压部位;关闭时,必须先关闭高压部位,后关闭低压部位。
        (3)管线运行时如发生通讯中断,应迅速恢复通讯。保持流程正常运行。
        (4)防止超压的泄压装置必须保持完好,长期投入使用。
        (5)在输油管道上进行科研试验时,试验方案应通过有关工程技术部门论证,主管负责人批准后,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方可进行。
        (6)正常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的操作规程。
        (7)对停运时间较长的管道,必须采取置换、扫线、活动管线等措施,保持管道畅通。
        第二节、 油气集输设备的安全操作管理
             一、设备的选用
            矿场油气集输设备主要有油气分离器、原油脱水器、合一装置、储油罐、加热炉、增压泵等。设备选择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节能性、耐用性、维修性、环保性、成套性和灵活性等因素,同时设备选用还应符合长远使用的要求。
            (1)设备的容量(能力)要求:
             ①油气集输所选用的设备容量,应根据产液量和纯油量及油田发展情况决定,使容量达到规定的适用期。
             ②设备应达到规定的运行效率,节约能耗。
            (2)设备应符合规定的压力界限。
            (3)设备应符合规定的温度界限。
            (4)设备应能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如:电脱水器处理出的净化原油含水率应不大于本油田的规定指标。
            (5)有些设备应满足集输工艺的特殊要求。如:游离水脱除器的沉降时间要求等。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