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用户送气必须事先通知所有用户全都家中留人。送气前全部燃具必须关闭,并经过检查,然后部分开启中低压调压箱出口阀门逐户送气点火部送气点火合格后,全开调压箱出口阀门。
5.置换注意事项
(1)置换工作是危险的,现场只允许现场指挥发布操作指令,其他人员无权指挥, 各操作人员也不得擅自行动,必须一切听指挥。
(2)各操作人员严禁吸烟、严禁明火检漏。放散点要有一定范围,无关人员不得围观,在放散点区域内,杜绝一切明火。
(3)发生意外情况时,不要惊慌,要迅速切断气源并通知现场指挥,防止事故扩大。
(4)各操作人员必须明确职责,熟悉操作要求。
(5)进入阀门井操作时应遵守阀门井操作技术规程。阀门井井盖应全部开启,并设防爆照明。
(6)各放散点的工作人员应站在放散口的上风侧,以免中毒。
(7)检测分析人员要作好记录,要履行签字手续。
(8)厂站汇管上的放散要注意安全,工具应采用防爆工具。消防入员与消防车应随时待命,以防不测。救护人员要及时救护。
(9)所有预留管线的阀门后侧,必须加设法兰盲板,防止燃气泄漏。各放散点必须加设螺堵。
(10)置换完成后,应在现场观察30min,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待一切正常后,方可撤离现场。
6.现场指挥部由总指挥1人,副总指挥等若干人组成。总指挥负责整个置换工作现场指挥,下达指令。副总指挥分别负责各置换组、安全检测组、放散检测组、抢修队、消防、医务、后勤等。
7.安全措施
(1)各置换放散点要围出一定区域,无关人员不得围观。
(2)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均用不会发生火星的工具。
(3)各放散点至少应有两人以上。各作业点均配置对讲机,及时联系。
(4)阀门井内操作必须遵守阀井操作规程:
1)必须用风力灭火机向井下吹5min后,方可下井。
2)下井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戴长管呼吸器;当阀门井内闻到燃气臭味时,应用肥皂水检漏,找出漏点,及时处理。
3)井上必须有人监护。
4)阀门井井盖全部打开。
(5)置换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混合气体流速,使混合气体流速不大于5m/s,置换分析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置换工作。
(6)遇雷雨天暂停置换。
(7)凡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现场指挥部。
(8)现场安全措施落实。对邻近放散点居民、工厂单位逐一宣传并检查,清除火种隐患。发布安民告示,在置换时间杜绝火种,关闭门窗,建立放散点周围20m以上的安全区。
(9)放散点上空有架空电缆线部位,应将放散管延伸避让。
(10)在置换时,燃气的压力不能快速升高。当阀门快速开启时容易在置换管道内产生涡流,出现燃气抢先至放散(取样)孔排出,会产生取样合格的假象。因此,开启阀门时应缓慢逐渐进行,边开启边观察压力变化情况。
(11)置换工作不宜选择在夜间与阴雨天进行,因阴雨天气压较低,置换过程中放散的燃气不易扩散,故一般选择在天气晴朗的上午为好。大风天气虽然能加速气体扩散,但应注意下风侧的安全措施。
三、置换投产的实施
1.根据置换方案规定的时间,置换工作人员和指挥人员提前进入现场,各就各位, 逐一检查放散管接装、放散区的安全措施,阀门的启闭以及通讯、消防、救护等准备情况等,均应符合置换方案的规定。
2.一切就绪后,总指挥按置换方案下达指令,开启门站气源阀门,同时开启放散管阀门。各放散点人员应及时与指挥联系,并注意现场安全,当嗅到燃气臭味时即可用橡皮袋取样。
3.检测试样即判断置换管道内经过燃气置换后是否达到合格标准。合格标准指管内混合气体中燃气含量(容积)已大于爆炸上限。判断方法常采用以下两种:
(1)点火将放散管上取到燃气的橡胶袋,移至远离现场安全距离外,点火燃烧袋内的燃气,如火焰呈扩散式燃烧(呈桔黄色),则说明管内空气已基本置换干净,达到合格标准。
(2)测定气体含氧量,预先计算输入燃气爆炸极限爆炸极限指当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而引起爆炸,这种能爆炸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燃气的浓度范围就是爆炸极限,用百分数表示。在混合气体中,当可燃气体的含量减少到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时的浓度,称为爆炸下限。当可燃气体一直增加到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时的含量称为爆炸上限。表1-13-1为各种燃气常压下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上限和下限。
气体名称 | 爆炸极限 | 气体名称 | 爆炸极限 | ||
下限 | 上限 | 下限 | 上限 | ||
氢H2 | 4.1 | 75.0 | 乙烯C2H4 | 3.0 | 16.0 |
一氧化碳CO | 12.5 | 75.0 | 乙炔C2H2 | 2.3 | 82.0 |
甲烷CH4 | 5.3 | 15.0 | 硫化氢H2S | 4.3 | 45.5 |
C烷C2H6 | 3.2 | 12.5 | 氨NH3 | 15.7 | 27.4 |
丙烷C3H8 | 2.4 | 9.5 | 炼焦煤气 | 5.6 | 31.0 |
丁烷C4H10 | 1.9 | 8.5 | 水煤气 | 6.2 | 72.0 |
戊烷C5H12 | 1.4 | 8.0 | 发生炉煤气 | 20.7 | 73.7 |
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L——混合气体的爆炸上限或下限(体积%);
L1、L2……Ln——混合气体中各可燃组分的爆炸下限或上限(体积%);
χ1、χ2……χn——混合气体中各可燃组分的体积百分数。
根据计算所得输入燃气的爆炸上限,计算出此时最小含氧量。计算式为:
式中L——混合气体中含氧量极限(体积%);
L1——燃气爆炸上限(即混合气体中燃气的含量)(体积%);
L2——混合气体中空气的含量(体积%);
Q1——燃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
Q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
当对取样袋的燃气用测氧仪(快速)测定得到的读数小于规定含氧量时,则说明燃气合格。为准确计,一般要作3次检测。反之,将继续放散直至合格。
4.置换完成后的工作
(1)关闭放散阀,拆除放散胶管安装拆下的压力表并检漏,防止压力表连接处漏气。
(2)对通气管道全线仔细检查是否有燃气泄漏现象,重点检查距离居民住宅较近的管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隐患。
四、管道置换时间的估算
管道置换时间,按下式估算:
式中T——达到标准所需置换时间(h);
V——需要置换管道的容积(m3);
f——放散孔的截面积(m2);
K——置换系数(取2~3);
W——通过放散孔的气体流速(m/s)。
其中,通过放散孔的气体流速按下式计算:
式中P——管内气体压力(Pa);
r——管内气体密度(kg/m3);
n——孔口系数(取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