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硫磺装置开停工及检维修环境保护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12月20日
2 停工过程主要步骤的HSE风险源(硫磺及尾气装置)

 

序号
工作步骤
主要风险
主要后果
控制措施
1
尾气切断进料
未能及时关闭电加热器
损坏电加热器
严格按照停工方案的步骤停工,加强检查,DCS出现报警时一定要按程序确认
2
加氢催化剂钝化
循环风机进出口阀内漏,拆装盲板时硫化氢泄漏。
人员中毒
用氮气置换,拆装盲板时佩戴好隔离式防毒面具,扩散造成环境污染
钝化过程风机轴封漏硫化氢
人员中毒
适当给大氮气密封,风机周围用警示带围好,严禁未佩戴防毒面具的人员进入,扩散造成环境污染
催化剂超温
催化剂损坏,反应器壳体损坏。
严格控制氧含量,DCS出现报警时一定要按程序确认,必要时可以使用氮气来降温。
3
尾气降温
降温速度过快
再生塔负压损坏再生塔
加强DCS监控,降温时打开压控阀
4
尾气退胺
没有退胺净
污染环境
第一次冲洗液退回储罐,其余冲洗液送汽提,严禁现场排放,扩散造成环境污染
5
吸收塔
钝 化
钝化不彻底
钝化废液泄漏
硫化亚铁自燃
污染环境
保证钝化时间,检查效果
钝化废液按安化部要求处理。
6
燃烧炉酸气切换瓦斯
切断酸气时超压
酸气放火炬
加强各岗位的联系和现场操作配合
瓦斯量大,风小
催化剂积碳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控好催化剂床层温度
瓦斯量小,风大
催化剂床层超温
7
系统除硫
未使用雾化蒸汽
催化剂积碳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急冷蒸汽未脱水
损坏炉膛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除硫不彻底
影响催化剂钝化
保证除硫时间,检查硫封已无液硫流出为止。
配风量过大
烧坏催化剂和设备
严密监控反应器温度,及时调整风量。
8
催化剂钝化
氧含量过大
烧坏催化剂和设备
严格控制反应器进口氧含量,监控反应器温度,如果出现超温可使用氮气降温。
钝化不足
打开设备时催化剂自燃
充分保证钝化时间,在钝化末期,使用过量的空气来彻底钝化。
硫磺捕集器和尾气旁路线内硫化亚铁自燃
烧坏设备
加强对这两个设备的温度监控。
9
系统降温燃炉熄火
中压蒸汽过热器未切换蒸汽保护
损坏设备
系统除硫后期将焚烧炉温度降低
中压蒸汽改放空
噪音大,听力损伤
压力较低时才改放空,操作时戴好防护耳具。
锅炉水部分放空
蒸汽伤人
缓慢打开阀门
10
用净化风压空硫封的液硫
风压大液硫飞出
伤    人
控制好风压,盖好硫包盖
风压不够,压不干净
施工使着火
检查效果
11
加盲板
硫化氢泄漏
人员中毒
严格按硫化氢作业,扩散造成环境污染
3 大修施工过程风险分析
3.1、硫化氢管线加盲板

 

序号
工作步骤
主要危害
主要后果
L
S
风险度(R)
控制措施
1
泄压吹扫
硫化氢泄漏,死角存有硫化氢,过早放空吹扫
人员中毒伤亡,扩散造成环境污染
1
 
5
 
5
先向火炬管线密闭吹扫24小时以上,再打开地面放空吹扫24小时,吹扫过程要加强检查,不留死角。
2
现场交底
交底不清,交错底
人员中毒
2
4
8
工艺、安全设备严格按盲板图现场交底,并作好标记。
3
加盲板
未使用防爆工具
火灾爆炸
2
8
8
准备好合适的防爆工具,现场监护人员严格把关。
不按规定佩戴防毒面具
人员中毒
2
4
8
严格按规定办理相关的作业票,按要求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现场监护人员严格把关。
盲板不合要求
硫化氢泄漏,人员中毒,火灾爆炸
1
5
5
由工艺、安全组织现场检查确认
 
 
3.2 进硫坑作业

 

序号
工作步骤
主要危害
主要后果
L
S
风险度(R)
控制措施
1
检查盲板
加错、加漏,盲板不合格
人员中毒、伤亡
1
5
5
由工艺、安全现场确认。
2
采样分析
采样点不合理
人员中毒、窒息
1
5
5
由工艺、安全人员共同落实采样点。
3
劳保穿戴
未穿戴劳保
人员受伤
2
4
8
检查督促按规定穿戴劳保和防毒面具
未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
人员中毒伤亡
4
入硫坑作业
双方监护人不在现场
人员中毒、窒息
1
5
5
落实安全责任
未约定安全联系信号、未系安全带
人员中毒、窒息
1
5
5
系好安全绳,落实责任心强的人当监护人。
通风不好
人员中毒、窒息
2
4
8
使用风机强制通风。
使用安全行灯不合要求
人员触电,伤亡
2
4
8
严格按规定使用安全行灯。
 
 
3.3 进设备作业

 

序号
工作步骤
主要危害
主要后果
L
S
风险度(R)
控制措施
1
检查盲板
盲板加错、加漏,有毒、可燃气体窜入设备
人员中毒、伤亡
1
5
5
由工艺、安全现场确认。
 
2
采样分析
采样点不合理
人员中毒、窒息
1
5
5
由工艺、安全人员共同落实采样点。
 
3
劳保穿戴
有毒物质超标,未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施工
人员中毒伤亡
2
4
8
检查督促按规定穿戴劳保和防毒面具
 
4
入设备作业
有有害气体窜入设备
人员中毒、窒息
2
3
6
每次进设备前使用便携时气体检测仪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过程中每4小时用检测仪复测一次。
 
双方监护人不在现场
人员中毒、窒息
1
5
5
落实安全责任
 
未约定安全联系信号、未系安全带
人员中毒、窒息
2
3
6
系好安全绳,落实责任心强的人当监护人。
 
通风不好
人员中毒、窒息
2
3
6
使用风机强制通风。
 
使用安全行灯不合要求
人员触电,伤亡
2
4
8
严格按规定使用安全行灯。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