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从两起燃爆事故谈液氧汽化充装的改进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2月16日

3 技术上的改进

    我们综合引起事故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提出技术措施,进行相应改进,保证了充填安全和产品质量。

3.1 充分利用防爆墙,增设充填卡具接头,以降低流速

    (1)液氧汽化充装后,缩短了充填时间,气体的流速提高了3~6倍。汽化采用前是每组充填排5个充填卡具接头;汽化采用后,改为每组10个充填卡具接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两起事故。说明气体的流速仍然很高。为了保证充填安全,还要保证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液氧泵电机转速还不能低于800r/min,唯一可行的技术措施就是增加充填卡具接头,等压分流,使气流的流速降下来。

    (2)在组装、连接液氧汽化设备过程中,增设了防爆墙,但由于原切换阀和压力表等没有移设,所以这个防爆墙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这次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增设充填卡具接头的同时,我们将两组切换阀、压力表等移到防爆墙北侧,发挥了防爆墙的作用。

3.2 改用聚四氟乙烯高压金属软管

    撤掉原内壁是可燃物质的高压橡胶软管,改换上内壁是聚四氯乙烯的高压金属软管,杜绝可燃物质。虽然高压金属软管价格贵一些(高压金属软管每根180元左右,高压橡胶软管每根98元左右),但具有耐老化、耐腐蚀、耐弯曲、保安全等优点。

3. 3 修订操作规程

    调整操作方法,修订操作规程,以法规形式确定,避免操作上的失误。从事故原因之一看,存在操作方法不当的问题,过去的规程中没有提到,这次我们把正确的操作加到“注意事项”中:“在排风装置不灵或无排风装置时,应按如下方法进行卸压操作:

   (1)气瓶充满到压后,先缓慢关闭该组切换阀;

   (2)关闭每只气瓶的瓶阀,做到关阀有顺序,不丢、不漏、不忘;

   (3)操作工3人及以上把好充填卡具;

   (4)工长与之应答后;

   (5)操作工同时松开3个充填卡具及以上,管内余气从卡具嘴中排出卸压,压力表指针为“0”为止。

   这样就能消除事故中的人为因素。

   我们采取了上述三项技术措施后,经过一年多的充装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产效率提高了17%;气流的平均流速降低了39.3%;安全状况良好,操作工增强了安全感,我们也如释重负。请看表1所列改进前后对照表。

表1  技术改进前后的对照表

 

项目

比较

一组充填卡具头数()

平均流速(m/s)

平均流速降()

充填瓶数(瓶/时)

生产率()

安全状况

改进前

10

167.167

100

57

100

燃爆

改进后

17

97.24

60.7

68

117

良好

 

   注:改进前投产两个月,平均每月一次燃爆事故:改进后安全状况良好,一年无事故,改进后液氧泵电机转速为800~900r/min.

    总之,通过对两起事故的浅析和我们的改进,使我们体会到:一项新技术,不管技术含量高低如何,决不能马虎从事,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同时也必须老老实实地向内行的人们学习,积极总结经验与教训,这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