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严禁擅自打开卸载阀、安全阀、蓄能器等部位的铅封和调整部件的动作压力;在正常情况下,严禁关闭泵站的回液截止阀
6、液管路要吊挂整齐,保证供液、回液畅通。
7、要按以下要求进行定期检查、检修,并做好记录:
(1)每班擦洗一次油污、脏物;按一定方向旋转过滤器1-2次;检测两次乳化液浓度。
(2)每天检查一次过滤器网芯。
(4)每10天清洗一次过滤器。
(5)至少每月清洗一次乳化液箱。
(6)每季度化验一次水质。
(7)了解高低压压力控制装置的性能检查鉴定和各种保护装置检查结果(由专管人员分别每周和每月检查一次)。
10、操作时发现有异声异味、温度(泵、液)超过规定、压力表指示压力不正常,乳化液浓度、液面高度不符合规定,控制阀失效、失控,过滤器损坏或被堵不能过滤及供液管路破裂、脱开时应立即停泵。
11、开泵前必须发出开泵信号;停泵时,必须发出信号,切断电源,断开隔离开关。无论是停泵还是开泵的工作期间泵站司机均不得脱离岗位。
第三章 乳化液泵性能及故障处理
一、乳化液泵性能:
1、岗位设备型号
乳化液泵:
B R W 400/31.5
公称压力(MPa)
公称流量(L/min)
表示卧式
表示乳
表示泵
2、结构特点及主要部件
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是为煤层液压支架提供动力源,它主要有曲轴箱组件、高压缸套组件、泵头组件、安全阀、卸载阀、联轴器等组成。
3、工作原理:
乳化液泵的结构为卧式三柱塞往复泵,选用四级防爆电机驱动,经一对齿轮减速后。带动三曲拐曲轴旋转,再经连杆滑块机构,带动柱塞在高压缸套内作往复运动,当柱塞往后运动时,乳化液在负压作用下,经泵头的吸液阀而被吸入,当柱塞往前运动时,乳化液经泵头的排液阀排出,从而使电能转换成液压能,输出高压乳化液,供液压支架工作时使用。
二、常见故障处理
A、有流量无压力或压力不足
可能原因:
1. 卸载阀或卸载阀密封不良
2. 先导阀密封不良
3. 卸载阀调压弹簧断裂或疲劳
4. 主阀密封不良
5. 压力表开关未打开或阀座变形、堵塞
6. 排液管道开裂
处理方法:
1. 修复或更换;
2. 修复或更换;
3. 更换;
4. 修复或更换;
5. 打开、更换;
6. 更换。
B、柱塞密封处漏液
可能原因是:
1. 密封圈损坏
2. 柱塞室中心不准,柱塞表面有严重划伤、撞毛
处理方法:
1. 及时换;
2. 注意正确装配工艺。
C、润滑油油温升高,发热异常
可能原因是:
1. 润滑油不足或过多,太脏或油质选取符合要求,粘度低
2. 轴拐与轴瓦粘毛或轴瓦受压面不良或配合间隙距离过小
3. 连杆大头侧面与曲轴限板憋卡
4. 两半联轴器间隙距离太小
5. 超负荷运行时间过长
处理方法:
1. 按油质要求控制油量;
2. 更换、调整间隙;
3. 检查原因并排除;
4. 调整;
5. 调整负荷。
第四章 岗位危险源预知
经过排查分析,我的岗位存在以下危险因素:
(1)危险源:设备使用范围内帮、顶支护不好
控制方法:设备使用范围内支护必须先处理完好后维修设备;
(2)危险源:瓦斯浓度规定
控制方法:在检修地点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送电试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作业,并切断电源,撤出人员。
(3)危险源:起吊重物
控制方法:吊挂支撑物应牢固,在吊、运物件时,随时检查顶板支护安全情况,检查周围应无其他不安全因素,禁止在不安全的情况下工作。
(4)危险源:在检修设备时
控制方法:对所维修的设备要停电、闭锁,并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警示牌,并与相关设备的工作人员联系,必要时也需对相关设备停电、闭锁并挂警示牌。
第五章 岗位事故案例
【案例】
事故简要经过:
某矿综采队生产班,乳化液泵站移出后,因工作面用液,液压泵工李某未全面检查管路连接情况就直接开机, U形卡脱落导致高压液管崩脱将李某打伤。
事故原因:
⑴未检查管路连接情况就盲目开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⑵开机前未点动开关试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⑶自主保安意识差、习惯性违章操作,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防范措施:
⑴开机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状况、管路连接等。
⑵要养成开机时试机的良好习惯。
⑶提高自主保安意识,加强正规操作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