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全管理标准化是企业将各类法律、法规和企业自身规章制度结合的产物,是企业落实法律、法规的体现。目前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企业内部全面开展、实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思考和改善的地方。本文分析了目前实施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安全 管理 标准化
0 引言
2004年国务院2号文明确要求: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标准化活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一流的城镇燃气供应企业,在企业内部全面实施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必然是一种趋势,能起到控制和减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作用。
1 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定义及作用
1.1 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定义
安全管理标准化,就是将标准化工作引入和延伸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它是企业全部标准化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过程中,要自觉贯彻执行国家和地区、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章和标准,并将这些内容细化,依据这些法律、法规、规程、规章和标准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办法,并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中、全天候地切实得到贯彻实施,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并持续改进,使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使企业的人、机、环境始终处于和谐和保持在最好的安全状态下运行,进而保证和促进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速的发展。
1.2 安全管理标准化的作用
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机、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这个大系统。而每一个方面又有许多的子系统,既有人的因素,又有机器、设备等物的因素,还有工作环境因素。它们之间环环相扣,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安全管理标准化,首先强调生产经营安全,而这一要求贯穿于生产经营中的各个因素,每一个工作因素的达标都具有安全意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因素必须遵循一定的管理、技术等各项要求,按照科学的方法,以高质量、高水平为标准来组织生产,才能确保安全。
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是促进安全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有效措施。制定安全管理标准,必须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国标行标为准,对生产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作岗位所操作要求进行规范,把国家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头,提高全体员工执法的自觉性。同时,也将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到个人,安全责任层层分级。
2 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虽健全。但执行不到位
目前,企业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如IHSE领导小组、HsE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等等组织;建立了各类规章制度,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各个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有明确的安全职责,且签订HSE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层层分级到个人,把目标分解与责任制、工资、奖金等考核挂钩。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仍然发现很多“违规”、“违章”现象。安全标准化的执行力度不够,实施过程中有偏离现象。
分析主要原因有:
(1)认识不足,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还停留在安全管理部门,没有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要求。
(2)重视程度不足,检查前突击对标,检查结束疏于管理,“PDCA”动态管理模式运行不到位。
(3)规章制度学习、培训教育效果不佳,尤其是针对新颁布的安全规范或企业重新修订的管理制度。尽管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仍然有部分员工对管理程序不清楚,还在延续以前的做法。在承包商的培训工作中,该现象尤为突出。
2.2 风险管理工作仍有待加强
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标准化中的重要一环。企业为加强风险管理,全面推进和建设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的工具、方法,目的就是为了辨识风险、控制风险。在实施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降低风险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不管是企业自身管理,还是对承包商的管理,在这方面都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分析主要原因有:
(1)风险分析时没有做到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作业人员共同分析,而是将风险分析落实给安全监督人员或一部分人员。
(2)风险分析范围广泛,常常忽视人员变动、外来人员风险分析。
(3)风险分析结果和对策措施没有用于作业人员的教育流于形式。
(4)风险信息更新不及时。
2.3 基层班组在安全管理标准化中的积极性不够
基层班组在企业中直接从事生产工作的基本单位,是事故最可能发生的地方,也是执行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前沿阵地”。因此,企业想要搞好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就不可忽视班组的参与。现阶段,基层班组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仅仅是机械的“执行者”,未发挥其该有的自主性、积极性,未在执行过程中,积极思考,反馈有用的信息及相关建议。
分析主要原因有:
(1)企业管理整体处于严格监督的后期,基层员工自主管理意识不足。
(2)企业建立了激励机制,但力度不够,无法有效激起员工的积极性。
3 相关的建议措施
3.1 强势营造安全氛围,提升全员安全管理理念
生产经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对标工作,都离不开员工的参与。要让员工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在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中,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规章制度、规范标准等的安全教育培训。
3.2 持续推进体系建设,强化风险管理工作
HSE管理体系,其本身就是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中的一部分。持续有力地推进HSE管理体系,做好HSE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即为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步骤之一。严格按照体系要求,认真开展风险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同时,按照PDCA原则,不断完善工作程序,将风险管理工作标准化、日常化。
3.3 加大激励力度,树立典型,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实施过程,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各类安全工作的对标,需要员工的执行。员工的参与度,对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议在目前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着手,适当加大激励力度,予以员工正面的激励。
同时,在基层班组和基层员工中,树立典型。并通过对典型班组的参观学习,和典型员工的经验交流,推广典型经验,开展对照样板找差距、对照标准查不足的活动,以点带面,推动标准化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4 总结
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关系到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只有将安全标准化管理与企业各方面的工作融为一体,形成网络,全体员工积极参加,才能使安全管理标准化深入持久地开展,取得好的效果。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重视安全管理标准化,保障全面实施标准化,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把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为企业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和考核的内容。通过全员的努力奋斗,在贯彻标准、提高质量、保证安全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