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薄煤层安全生产管理之我见

  
评论: 更新日期:2017年08月22日

近年来,随着集团公司薄煤层开采工作面的增多,薄煤层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摆在各级管理者的面前。薄煤层开采因为受“一大三低”(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系数低、工作效率低)的影响,制约了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如何最大限度的实现安全,确保高产高效,本人结合从事采煤管理工作20年的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以身作则当表率凝聚力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很多人喊得响做得不够。我们的职工都很实在,也都肯干,领导一旦扑下身子和他们同甘共苦,他们就会深受感动,就会以十二分的付出回报你。
我们采煤二区现有职工270人,大部分来自农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薄煤层采煤生产一线的苦、累、脏、险令技校生和职工子弟望而生畏,他们很少有人愿意下井。2003年区队分来20个转退军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15人或调走或长休。 区队要保安全、夺高产、创水平,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凝聚人心,调动起积极性。
我首先从自己做起,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采煤工作上,几乎每个月都有20多天以上的时间与工人摸爬滚打在井下工作面,与他们一块劳动,一块休息,一块吃饭,在平和的相处中培养增进感情,拉近距离。 很多时候,尤其是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时,不用你去指派谁谁去干,工人都会自觉的冲上去,因为你在前面为他们做出了榜样,你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这样做,不仅为职工做出了表率,而且为区队科学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第一手资料。

规范管理明确责任调动积极性

为充分调动干部工人的积极性,我结合区队现场实际,建立起了职工为班组负责、班组为跟班副区长负责、副区长为队长、书记负责的层次化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奖罚分明。详细制定了每个岗位的规章制度,使每个工作环节、每个职工都有章可循。每天的生产有目标、有责任、有奖惩、有约束。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同时,以安全高产、挖潜增效、降耗为目标,提出了“一个加强、两个提高、一个降低”的“121”工作思路和考核办法,把区队年度各项生产指标按月层层分解到班组、个人 ,使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区队生产连续夺高产、创水平。1996年,区队连续11个月刷新历史记录;1998年,区队以“安全最好、质量最佳、效益最高、工资最多”而有“小队超大队”之称;1999年,在限产压库的情况下,仍生产原煤40万吨;2003年以来连续保持50万吨、60万吨全国薄煤层工作面单产最好水平。

盯紧现场安全构筑起屏障

我们区队建队初期,曾因重产量忽视了质量标准化,结果给安全生产造成了被动。痛定思痛,我们坚定了搞好质量标准化的决心,进一步明确了区长、书记、跟班工长、班组长的安全责任,分别制定了月度、季度、年度安全工作目标,严格安全责任奖罚, 突出加强了现场薄弱环节和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努力保持现场管理处于主动地位。区队还突出班组长的安全管理和责任, 每周组织班组长学习,每月召开一次工班长圆班会议,认真听取他们安全工作的建议,积极帮助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区队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
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充分认识到大搞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职工都从实践中悟出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由原来的被动搞质量标准化到现在的主动搞。区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制定并完善了《采煤二区质量奖惩考核细则》、《划分标准》、《辅助工管理考核办法》,每项工程、每道工序都制定了施工标准和考核制度,将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贯穿到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环节,充分调动职工抓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时, 坚持“质量无小事的原则”,在现场哪怕是缺一个木楔、一个墩柱帽、一个刮板螺丝,都要认真整改落实,按措施执行,毫不含糊。 自1996年起,我区安全杜绝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非人身事故,质量一级品率始终保持100%。

借助科学技术提效率增效益

要现薄煤层炮采的高产高效,光靠出大力、流大汗是不行的,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我们在矿党政的帮助下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大搞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从优化设计,改变生产布局入手,改单一的对拉工作面为连环工作面回采,实现了合理集中生产和规模效益。
为解决机械化水平低这一制约高产的瓶颈,矿分管领导亲自坐镇,与区队生产骨干一道,加紧了对采煤工艺的实验。先后完成了对工作面打眼爆破工艺、超前支护、挡煤板、铲煤板、护管架等30多项革新改造工程,其中,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护改进方式有效地降低了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率,采煤二区10多年来彻底杜绝了重伤以上的人身事故;最为显著的是一二挡煤板,首次解决了多年来薄煤层回收率低下和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最大难题,使工作面每推进1米就可多回收原煤30吨,年可多创效益7200万元 。同时配合使用了语言信号、大功率刮板运输机、自动喷雾除尘装置,使现场装备更加合理,设备性能更加完善,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使煤炭回收率提高到了98.9%,人工效率由每工5.01吨提高到了10.16吨,为实现和保持年产60万吨奠定了坚实基础。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