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安全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管理模式。20世纪50~60年代建立了劳动保护管理体系;70年代在劳动保护管理体系下,强调了事故管理系统;80年代出现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入90年代,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显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生产技术、经济体制和安全理论指导下,表现出不同的安全管理特点。
(2) 企业HSE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三结合的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强化企业管理者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意识,激励企业员工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工作热情,最终改进企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效能,实现人类社会和企业的综合效益。
(3)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国防部制定了《质量大纲要求》、《核电站质量保证大纲》、《锅炉压力容器规范》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标准化文件。1971年以后,英国制定了BS4778、BS4981、BS5750等标准,其中BS5750:1979第1部分:质量体系——设计、制造和安装规范基本上是ISO9001标准的前身。1980年,法国颁布了NFX50-110《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指南》。1946年10月成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我国是创始国之一。1978年9月我国重新进入ISO,1988年成为ISO理事国。1992年5月颁布了等效采用ISO9000族,2000-12-15正式发布2000版ISO9000族。这一体系的推行,将促进和改善人类社会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和水平。
(4) 企业的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把企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环保等专业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建立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是大势所趋。
(5) 国家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国家——企业——职工三方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构建国家监察——行业协调——企业自律——工会监督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二是从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等目标出发,建立国家的大安全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光耀华,杨德生.2000版ISO9000族标准——电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导论.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 杨传箭.电力安全学初步.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3 罗 云.现代安全管理.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金 磊,徐德蜀,罗 云.中国现代安全管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
5 崔国璋.安全管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