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引发机械伤害事故的重要原因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7月30日

  二、常见的不安全心理状态

  对于影响人们心理情绪的客观因素和心理因素,前者的发生我们有时是不能够预料和阻止的;而后者——我们自己的心理因素,是影响自己行为的主观因素,如果一个人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其情绪和行为就不容易受外界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心理学的方法来调节和控制他的情绪。相反,如果一个人本身就具有一些不安全、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则其情绪就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引发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对于机械工人,常见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有以下几种。

  1.侥幸心理

  安全专家对违章人员进行心理分析发现,侥幸心理是支持他们违章作业的主要心理原因。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大多数是“明知故犯”。由于侥幸心理在背后的支持,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也不一定伤我”。例如,某项工作应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而不采取;需要某种专业人员来处理的,不去请,自己违章代劳;该回去拿工具的不去拿,就近随意取物代替等。如果我们抱着这种心态去工作的话,迟早有一天,事故会落到我们自己的头上。

  2.麻痹大意,盲目自信

  麻痹大意也是造成违章和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有这种心理的人,在行为上多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操作时不认真严肃,对安全工作明知重要,但日子久了,往往只挂在嘴上,而在心里放松了警惕,觉得无所谓。这种心理经常在一些有经验的老工人身上出现,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3.逞能心理

  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变成为逞能。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干出一些愚蠢冒险的事情来。

  4.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

  情绪波动大的人,容易受到社会、家庭、人事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么烦躁不安,思想分散,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要么喜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前者和后者,都会影响他在工作中的注意力,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5.从众心理

  很多人可能都有一定的从众心理,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或是看见大家都那样做,自己明知不对,但也照着做,这就是从众心理。例如,在生活中,我们明知行人遇到红灯时,不能过马路,但如果这时有许多人闯红灯,我们就会忽视安全,跟着闯红灯。

  6.逆反心理

  有逆反心理的人,常表现为“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样危险,我就不相信”。例如,看见检查人员来了赶快脱下手套,检查人员一走又戴上手套操作旋转机床。

  7.惰性心理

  惰性心理就是人的懒惰心理,很多人在工作中总想省点力、省点时,为了贪图安逸,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嫌麻烦、图省事而违章作业,造成事故的情况。例如有的工人为了节省时间,用手握住零件在钻床上打孔,而不愿事先用虎钳或其他夹具夹固后再干;有些人明知机器运转不正常,但也不愿停车检查修理,而是让它带“病”工作,这都是惰性心理的表现。

  8.好奇心理

  人人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是我们的天性,好奇心也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因为好奇,而忽视安全,做出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就不好了。有的人违章,就是好奇心所致。例如刚进厂的新工人来到厂里,看到什么都新鲜,于是乱动乱摸,接触到机器的危险区或是造成一些机器出现安全隐患,导致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9.疲劳厌倦心理

  从事危险、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疲劳、厌倦心理,导致动作失误增加。如进行冲压作业的工人,一直重复一个动作,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尤其是在快下班的时候,常会因为疲劳而发生伤手事故。

  10.错觉、下意识心理

  这是个别人的特殊心态。一旦已出现,后果极为严重。一位配电工,自己在高压柜区域用绳子拉了一个禁区。在禁区外工作一会儿后,突然闯进禁区,把实际存在的危险区域错误地感觉为安全区域,结果触电身亡。

  三、情绪的控制与调节

  不安全的心理会导致不安全的行为,不安全的行为则是违章作业和事故的起因。我们在了解了以上心理特征后,要对照自己,找出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心理,在平时注意消除这些心理因素对我们行为的影响;在碰到一些影响我们情绪和心理的事情后,要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遇到高兴的事,能乐而自持,不得意忘形;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不为逆境所困,丢得开,放得下,及时解脱。如果我们一时不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就停下手中的工作,等情绪恢复后,再工作。下面我们介绍几种,隋绪控制和调节的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

  1.语言安慰法

  语言对人的情绪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语言既能够引起情绪反应,也能抑制情绪反应。即使是不出声的内部语言也能起到控制自己情绪的作用。例如,当暴怒时,默默提醒自己要“制怒”;在心情紧张时,口中默念“要镇静”;在恐惧时,心里念叨“别害怕”、“没什么好怕的”等等,对控制情绪都有一定的作用。学会用语言安慰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稳定情绪,保持冷静是非常有效的。

  2.注意转移法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高兴的事和烦恼的事,这些事对我们的情绪影响很大,如果遇到特别兴奋和高兴的事,我们想想还有什么困难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学会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喜和悲。遇到烦恼的事,多往好的方面想一想,或者看看电视、听听音乐、串串门、聊聊天等,适当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对缓解和消除不愉快的心情是有好处的。

  3.精神宣泄法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和痛苦之中,他的行为就会可能出现不正常的表现,有时甚至会出现极端的行为,有可能做出对自己或他人伤害的行为。另外,长期的焦虑和痛苦也会使人失眠、精神恍惚,在工作中不易集中精力,容易引发自我伤害事故。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要把心事闷在心里,一定要用适当的方式宣泄出来,如向自己的领导、朋友、亲属、同事倾诉一下心里的痛苦、烦恼,多和别人聊聊天。通过别人的理解、安慰、同情、解劝,以减少自己内心的痛苦,恢复较好的心态。

  4.角色转换法

  在一起生活和工作的人们相互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这种冲突对双方的心情都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如果这种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很可能会影响安全生产。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除了在为人处事中要学会宽容大度之外,还可以采用角色对换的方法,站在对方的立场或角度想一想,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负面情绪。例如,一个因违反操作规则而险些造成事故的职工,挨了领导的批评,自己心里委屈,产生了愤慨情绪。此时如果他设想一下,“如果我是领导”,这件事应不应该批评,该不该管?这样倒过来想一想,可能很快就想通了,心情也就逐渐平和下来。

  5.辩证思考法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我们都应该有辩证的观点,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无论碰到什么情况,我们都会有心理准备,就可以做到乐而自持,哀而有节。避免乐极生悲或雪上加霜这类事情的发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