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机巷皮带机头斜巷最大坡度为16°,巷道斜长为85m,选用6分绳,其直径d=18.5mm,每100m钢丝绳质量为125.9kg,钢丝绳破断力总和为G破=199500N。
(1)对提升一辆大件车钢丝绳安全系数校核(一车皮带):
根据公式:
K=G破/Wmax
Wmax =n(G0+G)(sinβ+ω1cosβ)g+PsL(sinβ+ω2cosβ)g
式中:K--钢丝绳安全系数值
G破--钢丝绳破断力总和,N
Wmax--钢丝绳最大静张力,N
n--矿车数量,取n=1
G0 --矿车自重,取G0=610kg
G--矿车载最大重量,一车皮带,重量为4000kg;
g--重力加速度,取g=9.8m/s2
β--巷道坡度,取β=16°
ω1--矿车运行时阻力系数,取ω1=0.01
ω2--钢丝绳局部支承在托滚上时阻力系数,取ω2=0.25
Ps--钢丝绳每米质量,kg/m
L--巷道长度,m取L=85
Wmax =(4000+610)(sin16°+0.01cos16°)×9.8+(125.9/100)×85×(sin16°+0.25cos16°)×9.8
=11795
K=G破/Wmax=199500/11795=16.9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400条规定,缠绕式绞车提物时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5;故K= 16.9>6.5,满足提升一辆大件车需要。
② 绞车强度进行校核:
JD-25kw绞车牵引力为F=16KN,绞车功率为25kw;且Wmax<F。通过对JD-25kw绞车绞车强度校核,直径d=18.5mm的钢丝绳能满足提升一辆大件车的需要。
3、103机巷斜巷最大坡度为10°,巷道斜长为800m,选用7分绳,其直径d=21.5mm,每100m钢丝绳质量为166kg,钢丝绳破断力总和为G破=298000N。
(1)对提升两辆大件车钢丝绳安全系数校核(一车皮带):
根据公式:
K=G破/Wmax
Wmax =n(G0+G)(sinβ+ω1cosβ)g+PsL(sinβ+ω2cosβ)g
式中:K--钢丝绳安全系数值
G破--钢丝绳破断力总和,N
Wmax--钢丝绳最大静张力,N
n--矿车数量,取n=1
G0 --矿车自重,取G0=610kg
G--矿车载最大重量,一车皮带, 重量为4000Kg;
g--重力加速度,取g=9.8m/s2
β--巷道坡度,取β=10°
ω1--矿车运行时阻力系数,取ω1=0.01
ω2--钢丝绳局部支承在托滚上时阻力系数,取ω2=0.25
Ps--钢丝绳每米质量,kg/m
L--巷道长度,m取L=800
Wmax =(4000+610)(sin10°+0.01cos10°)×9.8+(166/100)×800×(sin10°+0.25cos10°)×9.8
=12359
K=G破/Wmax=298000/12359=24.1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400条规定,缠绕式绞车提物时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5;故K= 24.1>6.5,满足提升一辆矿车需要。
③ 绞车强度进行校核:
JD-55kw绞车牵引力为F=43KN,绞车功率为55kw;且Wmax<F。通过对JD-55kw绞车绞车强度校核,直径d=21.5mm的钢丝绳能满足提升两辆大件车的需要。
机械设备安装
(1)设备就位找正
按照基础验收时所校验的机头、机尾十字中心线挂出钢丝大线。
安装机头、中间压带装置机架、机尾架,用垫铁组将其抄平、找正固定之后,并将机头、机尾滚筒抄平、找正固定。
中间架的安装,从机头或机尾开始,顺序安装各中间支架、横梁、槽形托架,利用水平尺将支架、横梁找正后连接固定。
机架安装完备后,可顺序依次安装下托辊,并调好拉紧装置。
安装机头传动架和电机、减速机。
(2)技术要求
1、各滚筒轴线对输送机机架中心线的垂直度公差值不大于2/1000;(用直角尺检查)
2、传动滚筒中心线与减速器低速轴中心线的同轴度不大于0.2㎜;(转动一圈用百分表测量)
3、输送机架中心线直线度不大于50㎜,并保证在任意25m长度内的偏差不大于5㎜;
4、滚筒轴线与水平面的平行度公差不大于1/1000;(采用水准仪检查)
5、滚筒、托辊与输送机架要对中,其对称度公差不大于3㎜;
6、托辊上表面应位于同一斜面上,在相邻三组托辊之间其高低差不大于2㎜;
7、钢轨轨顶的高低差不得超过2㎜。轨道应成直线且平行于输送机架的中心线,其直线度公差值在1米内不大于2㎜。在全长内不大于5㎜,轨距偏差不得超过±2㎜,轨道接缝处踏面的高低差不大于0.5㎜,轨道接缝不大于3㎜;
8、清扫器清扫面应与输送带接触,其接触长度应不小于带宽的85%;
9、输送带接头的接缝应平直,在10米长度上的直线度公差不大于20㎜;
10、制动器在现场安装调试,闸瓦退距为0.8㎜;
11、输送带与托辊要接触良好,输送带运行时所有托辊应转动灵活;
12、所有紧固件必须拧紧,不得松动。
四、电器设备安装
低压防爆开关安装
、开关的绝缘电阻,井上测试的导电部分660V,不低于5MΩ,控制部分不低于1 MΩ。
、隔爆面必须完整无锈,结合面粗糙符合产品规定,闭锁装置齐全、可靠,防锈措施良好。
、电缆接线盒的处理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有电缆出线处,螺栓应齐全禁固,具有合格的密封圈,其内径等于电缆公称外径,公差±1㎜,外线与进线装置的内径相差不大于2㎜;无电缆出线处,应有密封圈及厚2㎜或以上的钢板堵死,并用喇叭嘴或螺母压紧,钢板应置于密封圈之外,钢板与进线装置内径差不大于2㎜,电器导电接触面和电缆接触良好。
④、送电运行,分合闸及换向灵活
(2)、接地设置
①、电气装置的接地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由于绝缘损坏而可能带电的电气装置,其金属部分必须接地;
②、接地体的搭焊接地应符合下列表中的规定:
注:b为扁钢宽度,d为圆钢直径
③、接地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接地线遇有可能遭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有保护措施;
B、接地干线至少应有不同的两点与接地网连接;
C、明敷接地支挂件间距,水平直线部分一般为0.5~1.5m,垂直部分为1.5~3m;转弯部分为0.3~0.5m;沿巷壁敷设时距底板0.25~0.3m,与巷壁间距应有10~15㎜的间隙;
D、接地线跨越井下各种门墙,底鼓顶板来压,有伸缩,沉降可能时应加补偿器,穿墙应有保护管。
五、调试试运转
1、各部件及电气设备,经检查确认无误后,开动张紧绞车,调试胶带张紧力适宜程度,即可开空车试运行。
2、调整;
A、胶带跑偏的调整
胶带调偏应在空载运行时进行,从机头卸煤滚筒开始,沿着皮带运行方向先调整空回段,后调整承载段,如在滚筒处跑偏,可以调整滚筒,在其他地方跑偏,就调整拖辊,调整拖辊应在一侧进行,切误两侧同时调整。如胶带某处在运行时各点均跑偏,则是胶带本身“弓”形或接头不正造成。如果胶带弓形应予以更换或矫正,接头不正则需要切割重做,使接头垂直于中心线。
B 机头设有上皮带防跑偏装置,机身设备有上、下皮带均能防跑偏装置,机尾设有下皮带防跑偏装置,进行调整。
C、双电机传动时,为了保证两电机的部分功率相匹配,通过调整确定合理充液量。使两电机实际功率(电流)之比接近1;
D、张紧车行走的轨面,杂物清理和清理影响输送机运转的障碍物。
3、空负荷试运转4小时,负荷运转8小时其各部轴承温升严禁超过:
滑动轴承 温度70° 温升35°
滚动轴承 温度80° 温升40°
六、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目标: 优良
1、贯彻质量验收标准
2、落实质量岗位责任,明确项目负责人为质量控制第一责任人,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负主要责任和管理责任,施工队长负直接责任。
3、严格工序检查,每道工序经自检、复检、专职检查“三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工程质量检查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4、各工种持证上岗或经培训后上岗,以规范施工操作。
5、实行质量否决权和质量奖罚制度,将施工质量和个人经济收入挂钩,增加职工质量意识。
6、实施质量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予以纠正。
7、按照一定控制程序控制
计划-- 执行 ――检查--处理的管理控制循环系统。
8、做好工程质量管理,检查,监督工作。
七、进度控制(见形象进度表)
八、运输路线及避灾路线(见附图)
九、劳动组织:
项目负责人:张黎明
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士玉
施工负责人:周宜平
技 术 员:田志刚
安 检 员:李 论
地面拆卸大件6人,大件装车6人。运输2组,每组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