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安全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质安全管理的思想也应运而生,并在多家企业得以贯彻执行,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建筑安全生产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有重点工程的安全形势仍然令人担忧,重大事故时有发生。重大事故的不断发生不但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安全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要求。
1、本质安全的含义、理念及控制途径
“本质安全”一词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宇航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安全理论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广泛接受。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能。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机器、设备能够自动防止操作失误或引发事故;即使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设备系统也能够自动排除、切换或安全地停止运转,从而保障人身、设备和财产的安全。广义的本质安全指“人-机-环境-管理”这一系统(就是前文所说的事故系统)表现出的安全性能。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其完整性,使整个系统安全可靠。本质安全理念认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本质安全控制途径:人的安全可靠性,物的安全可靠性,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管理规范和持续改进。而本文主要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控制措施讨论“人的行为”对本质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2、人在施工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
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顾名思义就是工作或作业过程中影响工作或作业安全或导致事故发生而产生的人的行为,它是危险因素的又一变现形式,是导致事故发生的诱因和根源。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如果从业人员在作业前不知道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什么危险以及有害因素,在进行作业时不清楚哪些可以干,哪些不能干,应该怎样干,他们就会“稀里糊涂,各显神通,随心所欲”去进行操作。这些操作行为有可能碰巧是安全行为,也极有可能是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
为什么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事故统计,海因里希分析结果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8%以上;杜邦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96%以上。有数据统计表明,在工业企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中,80%左右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 行为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社会的、家庭的、观念的、心理的、文化的、经济的、作业环境的、企业管理的等等原因,会造成操作者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安全的行为。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2.1精神不集中。无论从事何种生产或工作,精神或注意力集中是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尤其诸如驾驭员、塔吊司机、机床操作工等要害作业的工种,更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才可能在生产中做到万无一失。但由于在客观上存在着可能转移人们注意力的情况,这些情况往往可能在一瞬间将操作人员的注意力调到另外一个方面,而在这时如果突然出现应该进行处置的问题,由于注意力的转移造成局面的失控,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2麻痹大意。如建筑业>的脚手架工,有个别的年纪较轻、身体灵活、动作敏捷的员工,在做过几个工程的脚手架装拆之后,便以为自己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作业了,有时图一时省事,应该绑扎安全带而不进行绑扎,也可能多次不绑扎安全带不会立即出事故,便以为凭自己的技术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工作,便把安全规定放到脑后,这样可能在一次工作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造成高处坠落的事故。
2.3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有的员工在作业时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方便,例如夏天戴安全帽、穿救生衣、穿防砸皮鞋会感觉很热而摘掉安全帽、脱掉救生衣、穿起不到防砸作用的鞋,另外也存在企业没有按要求发给操作者劳动保护用品的情况。不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如戴安全帽不将帽子的绳套套在额下;穿防护鞋不系鞋带等。
2.4使用不安全的工具。工具的安全性对操作者的健康安全直接的影响,有的操作者或图省事,或不了解工具的使用规范,由于工具的不安全造成人身事故。如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电钻作业,应使用国家规定的三类电动工具,如果使用一类或二类电动工具,就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2.5不按规定的速度进行作业。为了生产的安全,企业对厂内机动车的行车速度、机械设备的运行速度、流水线上的传动速度等作出明确的要求,但在生产中,往往会出现超速作业、超速行车、超速传递的现象,由于违反了正常的作业规律,发生事故的机率大大提高。
2.6拆除安全装置。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在机械设备的轴、轮、齿上会有安全防护装置,但有的操作者为了维护或取物方便等原因,将安全防护装置部分拆除或整体拆除,由此造成的操作者或其他相关方的绞伤、挤伤、拉伤甚至死亡事故已屡见不鲜。
2.7在不安全处逗留。有的作业场所是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和停留的,如电力高压区、起重机下、强幅射区等,一旦进入,危及生命。
2.8不合理的配置、装载、混装等。如将不同化学性质、可能造成燃烧、爆炸的物品放置在一起;在运输机械上装货超出载重量;将不同型号、不是同一配置的零件强行结合等。
2.9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如在作业时嬉笑、打闹等,也会引发事故。
3、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3.1 抓好人的思想。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对于各个施工项目来说,多数地处偏远,生活条件差,职工基本上没有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还有许多职工是单身,他们的思想波动大,所以企业应关心职工利益,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用真心帮助职工,用真爱温暖职工,用真情感化职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2 加强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切实维护从业人员生命权、健康权的重要内容,自身安全知识的不足,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培训来弥补,并把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和鉴定工作作为建筑业劳动力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先培训再上岗,进行安全教育考评,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从而养成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的良好习惯,杜绝“三违”现象,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紧急避险技能。同时还应注意在转换新施工现场、新工种和从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作业时及时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
3.3 采取激励措施奖优罚劣。安全管理工作要在加强思想工作、教育职工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实行奖惩制度,做到奖惩分明。对在安全工作中有贡献的人员一定要奖励,对违反造成故意对抗,甚至故意破坏的严重后果。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要以加强教育为主,引导农民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之自觉地遵章守法。采取科学严格、具有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不留漏洞,不留隐患。
3.4加强安全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这是安全管理永恒的主题,每一名安全员都要不断地丰富和修正自我,改进工作作风,端正工作态度,特别是年轻的同志要加强学习,除学习专业知识外更应注重所在单位所干工程技术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工程性质、工艺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掌控关键和薄弱环节,防止和纠正事故隐患,以实现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3.5加强施工现场隐患排查。要从体系本身的要求抓起,全方位进行排查,内业资料做到齐全有效,外业要做到消除隐患、不留死角,不断实施标准化。
结论
不论在事故系统中还是在安全系统中,人都是最主要的构成因素,是本质化安全工作的首要着手点。“一分侥幸、十分危险”,“事故猛于虎”,只有把安全管理理念渗透到员工的行为准则上,溶入企业的血液中,根植于员工的头脑中,固化于一言一行,企业的本质安全才能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