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危险因素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2月20日

  第4类 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
  第5类 行为性危险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
  (3)监护错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因素。
  第6类 其他危险因素
  (1)搬举重物。
  (2)作业空间狭小。
  (3)工具不合适。
  (4)通道和道路有缺陷等。
  2.2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所列的危险因素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调查、分析、统计)、职业病处理和职工安全教育的口径基本一致,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和企业广大职工、安全管理人员所熟悉,易于接受和理解,便于实际应用;但缺少全国统一规定,尚待在应用中进一步提高其系统性和科学性。
  2.3 参照GB/T 644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
  此种方法,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是指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出坠落,是指在高出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包括化学爆炸(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
  (19)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20)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如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扎伤等。
  2.4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分类: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有害因素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