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危险源检查制度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4月22日
1 目的与范围
1.1 为强化危险源的管理工作,对安监科所辖区域内的危险源、重要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实行登记建档,控制管理,防止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规定了本厂所辖区域内的危险源、重要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管理控制的方法和程序。
1.3 本制度适用于安监科内各单部门及其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
2 总则
2.1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2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原则:
1)按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所列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等于或大于临界量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2)有以下重大后果的可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a.可能导致一次事故造成死亡3人及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及以上后果的危险源;
b.可能导致一次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如爆炸、多人急性中毒、需要社会救助的重大火灾)及其他严重损失(如环境破坏)的危险源;
c.可能造成一次坍塌事故死亡3人及以上,或价值损失50万元及以上危险建(构)筑物。
2.3 重要危险源是指介于重大危险源与危险源之间,为本企业所关注重要的危险源。
3 职责
3.1 安监科是安监科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制订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负责指导重要危险源和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
3.2 各部门、车间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责任部门,负责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负责对重要危险源和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配合安监科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4 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
4.1 危险源识别范围:本厂区域内所有单位和作业场所,涉及厂区地理位置、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辅助设施、建筑物、材料、运输线路、员工、作业环境及相关方等。
4.2 危险源识别方法:
1)区域划分:按车间(部门),确定出企业基本的危险源识别单元。
2)确定基本的识别单元:危险源识别采用“工序(活动)/设备/人员分析法”的方法,以车间或部门工艺、工序(活动) 过程为主线,将其工艺、工序(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小单元。
3)辨识内容:采取现场调查或参照安全性评价检查表中所列项目逐项检查的方法,分别辨识出各工序(活动)区域内的设备设施、人员、工艺、材料、能源、作业环境及相关方等各种类型的危险源。
4.3 风险评价方法:采取“是非判断法”或“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对每一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或重要危险源。
1)是非判断法:危险源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符合下述四种情况之一者,可直接定为重大危险源:
a.按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所列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等于或大于临界量的危险源;
b.可能导致一次事故造成死亡3人及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及以上后果的危险源;
c.可能导致一次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如爆炸、多人急性中毒、需要社会救助的重大火灾)及其他严重损失(如环境破坏)的危险源; a.
d.可能造成一次坍塌事故死亡3人及以上,或价值损失50万元及以上危险建(构)筑物。
2)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D=LEC法):
根据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其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危险性分值)。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