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水处理工艺结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8月16日
3. 现浇混凝土与砌体施工
(1) 水泥混凝土施工及砌体施工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
(2) 混凝土插入式振动器应由专人操作;作业前应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3) 脚手架的支搭与拆除必须由架子工操作,使用前应经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
(4) 设计文件中规定混凝土墙顶安设栏杆等时,宜在混凝土墙脚手架拆除前完成安装工作,并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
(5) 混凝土插入式振动器的电力缆线必须由电工引接与拆卸;使用前应经检测,确认不漏电。使用中应维护缆线,发现破损或漏电征兆,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由电工处理。
(6) 钢筋采用电弧焊接连接时,电力缆线的引接与拆卸必须由电工负责,并符合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具体要求;钢筋采用螺纹等机械连接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
(7) 预埋件、预留孔洞宜在浇筑混凝土或砌体砌筑时完成;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埋设位置和构造应符合设计规定,埋设应牢固;预埋件外露部分较长、稳定性较差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或拉结措施。
(8)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设模板工、架子工对模板、架子进行监护,确认安全;作业中,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遇坍塌征兆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区域,并及时处理。
(9) 施工中需支搭脚手架做混凝土、砌体施工材料的运输通道时,脚手架结构应进行设计,并应符合脚手架安全技术交底具体要求;支搭完成,应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使用。
(10)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应在施工前进行施工设计;侧模板采用螺栓拉结时,其直径、间距应根据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计算确定;模板支设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方可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
4. 滤料层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劳保用品。
2) 滤料铺装时,不得将污染物洒落在滤层中。
3) 冲洗滤池前,应检查排水槽、排水管,确认畅通。
4) 向池中输送滤料时,池上、池下人员应密切配合,池下作业人员应避离下料方向。
5) 无烟煤、活性炭等干燥滤料的运输、筛分,宜采用湿法作业,且应采取防止扬尘的措施。
5. 加氯、投药间
1) 设备安装期间,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加氯、投药间;设备安装完成后,加氯、投药间应实行封闭管理。
2) 使用氯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防止水或潮气进入氯瓶。
2) 氯瓶的阀门任何情况下不得被淋水。
3) 瓶内氯气必须留有余气,其值不得小于原瓶装量的1%。
4) 使用氯瓶加氯,必须配有台秤,液氯消耗量应以质量为准。
5) 宜选用小储量的液氯瓶,每个液氯瓶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个月。
6) 正在使用的、备用的或已用完的氯瓶,不得被日光直晒、淋雨。
7) 当气温较低时,可采用温水喷淋氯瓶提供气化热量,严禁用火烘烤。
8) 使用中的氯瓶上应挂“正常使用”的标牌;空瓶应挂有“空瓶”的标牌。
9) 严禁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放在氯瓶附近。
3) 投氯消毒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输氯管道应2~3个月清理和检修一次。
2) 投氯人员必须熟悉加氯设备和操作规程。
3) 氯瓶阀门的开启活动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0天。
4) 加氯系统应配备台秤、压力表、加注计量仪表和氨水瓶。
5) 每日应用氨水检查加氯系统接口等处严密状况,确认不泄漏。
6) 加氯间和氯库内应配有防毒面具,并置于明显的、固定的位置。
7) 开关氯瓶阀门应配备固定扳手,且应置于明显的、固定的位置。
8) 施工前应建立加氯系统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并建立交接班记录、维修记录和氯瓶使用登记记录。
4) 加氯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加氯系统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安装。
2) 严密性试验介质应使用氮气,不得使用空气试验。
3) 检查加氯管道泄漏应用氨水,严禁用水溶液检漏。
4) 加氯管道与加氯设备连接前,应使用氮气对管道进行吹扫,清除管道中的杂物。
5) 加氯系统各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密封可靠,严禁漏气;管道安装后应进行严密性试验,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
5) 加氯、加药系统调试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投药点应进行安装验收,确认合格。
2) 调试前管路系统应用氮气吹扫干净。
3) 氯库、加氯间应有氯气泄漏事故处理预案。
4) 向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5) 供电、自动化仪表应进行单机系统试验,确认合格。
6) 调试前,管道系统应进行压力与严密性试验,确认合格。
7) 调试前,加氯、加药的设备应进行单机空载试验,确认合格。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