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双轮铣槽机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5月09日
4.双轮铣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操作规程
1.凡从事设备操作的人员必须年满18岁,要进行必要的身体健康情况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3.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有关内容的培训,经考核获得上岗证书后,方可上机操作,开始操作时,须有熟练的人员在旁作为指导,待其操作熟练后,方能独立操作。严禁无证人员上机驾驶。操作人员亦应经过消防知识的培训,能够熟练使用消防器材。
4. 操作人员须熟悉设备的性能、原理,构造和各部位的调整方法。必须认真阅读和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的有关规定。
5. 操作人员要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熟知各操作手柄和面板上各仪表仪器及指示灯用途和含义。
6. 工作时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严禁疲劳操作。
7. 严禁酒后操作和违章操作。
8. 操作室中要保持清洁,不得放置任何妨碍操作的物品。
9. 机上严禁明火,操作人员在机上操作时禁止吸烟。
10. 操作人员着装要符合安全规定,不许留过长头发。不允许戴项链,耳环、戒指、手链等。
11. 无论是否处在工作状态或停止状态,液压铣槽机所处场地都必须确保地面的承载力,保证设备安全。
12. 要按规定要求对设备的冷却液、液压油以及其他油料进行检查,油面线不符合规定要求,不得开机。
13. 主机启动前,须进行认真检查,确认电路、油路以及各种液位正常,工作液符合规定要求,特别要检查油路球阀的开关状态后,方可启动发动机。
14. 主机启动后要观察各仪表仪器指示状态是否正常,否则应立即停机检查。
15. 首次启动或更新计算机后,必须校正测度测量装置、铣槽机倾斜仪、桅杆倾斜仪和主卷扬负载测量装置。
16. 发动机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时,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机按钮。
17. 在冬季启动发动机后,应空运转30min后方可带荷运行。关闭发动机前,必须低负荷运转5min后方可停机。
18. 每次启动发动机间隔时间不得少于20S,最长连续启动时间不得大于5S。
19. 在整机运行之前,应确认回转范围,在回转半径8米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不准非操作人员入内、滞留或走动。
20. 设备在安装完毕后,须有专业人员进行全面检查,校正。要确保各部位螺栓、销钉连接可靠,不得有松动、遗忘、疏忽。
21. 要按规定要求对主机钢丝绳进行检查,发现明显的松散、打结、发毛、断股等现象,应立即更换,并查明原因。
22. 工作状态时,场地要平整,履带的受力要均匀。
23. 铣头在槽孔中心线的定位,应在悬垂、稳定的状态下进行。
24. 为保证垂直度,在对松软地层切削时,不宜追求进尺、铣头应始终处于微提状态。
25. 操作各种手柄时,动作要适当,快慢应适宜,不许生拉硬扳。操作过程中,随时注意仪表显示的提示,及时调整技术参数。
26. 工作状态下,槽孔内必须保持足够的泥浆,浆面不应低于孔口50cm,否则应停止工作。
27. 工作状态下,至少有一人在槽孔附近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重点观察液压系统是否正常,有无漏油,机械有无损坏、槽孔浆面的保持等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机上操作人员,根据情况迅速采取措施。
28. 工作中,若发现大量漏浆,且有塌槽迹象时,应立即将铣头由孔内提出。若坍塌范围较大,应将机械移出危险区。
29.铣槽作业中设备每运转三小时后需提刀检查一次,要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或者需要停止一定时间,均应将铣头由孔内提出。
30. 液压系统的压力调整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方法和规定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数值,一经调好应锁紧螺母,严禁乱拧各种液压阀手柄。确需调整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31. 冲洗设备时,要注意对电器部分的保护。
32. 在对液压油管进行更换或修理时,必须用事先准备好的丝堵封好接头,严禁任何杂物进入液压管道。
33. 在施工现场,除操作手在驾驶室外,所有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登高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34. 各班在交接班前,必须提出铣刀架,做好设备所必要的清洁卫生
35. 工作中各班必须在现场填写交接班记录,并由交接班机长分别签名交接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生产任务、质量要求;
槽孔编号、槽长、槽宽、槽孔深度、本班进尺情况;
槽孔的地质情况,有无漏浆等;
机械运行和保养情况;
各种油料消耗情况;
随机工具使用和保管情况;
机械和槽孔隐患及处理情况;
对下一步所要进行的工作建议。
36. 每班接班时,由下一班班长按照交接班记录的内容逐一进行检查并签名,如发现问题,应与上一班班长及操作人员协商解决,重大问题应及时向领导汇报。
37. 一班故障应由当班人员处理完毕,如需较长时间,应向下一班转交。较大故障可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当班人员要做好配合工作。若接班人员因故未能按时接班,交班人员应和接班人员联系,在接班人员未到达前,不得擅离岗位。
38. 交班人员不得隐瞒事故,由于交代不清而发生问题应由交班人员负责;由于检查不认真、敷衍了事而造成事故,由接班人员负责。
39. 应在施工区内,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警示牌若有损坏,必须立即更换。
40. 对设备不能随意进行改制和改动,坚决避免滥用、误用。
41. 严禁在主机设备上焊接零部件。焊接前将所需焊接部件拆下。以防止焊接时将电脑、电路系统破坏。其他设备部件进行焊接时必须断掉电源。
42. 发动机在保养时,必须将钥匙取下,防止非保养人员启动发动机。
43. 必须在铺有足够强度的混凝土路面的平台上进行工作。
44. 每次的工作报告的电脑资料必须存在,如在无报告的情况下设备出现铣削问题为当班操作手责任
45. 行走时坡度必须小于5°,始终保持铣刀架在上坡侧;侧面坡度小于1°;禁止沿着平行斜坡走向方向行走。
46. 主机电瓶无电或电压不够时,立即更换新的电瓶,以防止电脑程序在无电状态下遭到破坏。
47. 未经专业维修人员或设备所属单位许可,任何人员(包括操作人员)不得进入电脑密码界面里进行各种操作,不得随意删除、修改电脑中的资料、数据。
48. 正确使用导向架,严禁在无导向架的情况下作业。
49. 任何情况下铣进速度不能大于20cm/min,在进行二期铣槽时,要放慢速度,控制在10cm/min内,发现显示异常时立即提出刀架进行检查、分析。
50. 在启动、旋转、移动设备前,先检查设备周围有无障碍、人员,确认无障碍和人员后,在有人指引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相应的操作。
51. 在进行自己无把握或根本不懂的操作、维修、保养等行为之前,必须弄清楚后方可进行。
52. 各种操作、维修、保养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维修保养手册、安全信息手册进行。
53. 严禁在无设备所属单位同意下更换与原设备上型号不同的部件(如随意更换容许电流更大的保险丝)。
54. 桅杆角度控制在78°~80°之间,最好保持在79°。
55. 禁止地泵、泥浆泵、震动筛空转。
56. 交接班或提升检查时,如果所进行的铣槽未完,再次放下刀架时要少放1~2m就开始铣削,防止钢丝绳过松而产生错绳。因此,一定要确定上次的铣槽深度。
57. 下放刀架时,密切观察铣刀的托力,其托力必须<10T,如果托力>10T时,立即提升刀架,再通过铣削的方法铣进,以防止刀架被卡住,或者刀架通过窄道后进入宽道而使钢丝绳突然受力而断裂。直到托力在0~2T时方可手动下放刀架。
58. 提升铣刀之前务必将所有的纠偏板收回。
59. 铣槽前认真核对槽口位置,经现场技术人员确认后开始铣削。
60. 在铣削过程中严格控制X、Y方向的偏移量,若偏移量过大时立即提刀进行再次修正、纠偏。
61. 在铣削时,如遇上钢筋,立即停止铣削,提出刀架检查,并排除。
62. 如果泥浆管路和泥浆泵内进入钢筋,必须采取停机拆管和解体泥浆泵的方法进行清除。
63. 严禁隐瞒、谎报设备故障。
维护保养规程
1. 维修保养必须在主机和附属设备停机后进行。
2. 对设备保养前,必须将设备停放在安全场地。
3. 保养液压系统之前,必须切断主机上的电源、打开维护门。保养时,液压系统处于失压状态,且已冷却。
4. 必须是使用推荐的合格有效的润滑油、液压油。严禁将人工合成的非矿物油料(或基于植物的油料)同矿物油混合使用。在改用生物可降解油料之前,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彻底清洗。
5. 加油前要清洁加油咀、漏斗颈和润滑油咀等,加油后及时盖好加油咀,以免灰尘进入。
6. 换油时,必须用合适的容器集油,并正确处理废油,不要污染环境。
7. 必须按规定要求定期、定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维修保养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对工作内容必须认真填写记录,并进行签名确认。
8. 更换新的零件,原则上应使用生产厂家的原装配件。
9. 维修和保养应使用规定的、专用的和适当的工器具,以避免对机械造成损坏。
10. 具体维护保养进程见 设备保养表。
 
 
中铁一局建工机械公司机电分公司
广州项目部2010.4.16
 
 
注:后附施工检查证及检查记录样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