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活动。
第三条 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安全生产专项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置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应当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
第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安全生产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统筹、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协调和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有关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专项规划,设置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负责所辖区域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
第八条 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负责所辖镇、街道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
第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本市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公益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安全生产奖励制度,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安全生产职责和保障
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安全生产条件:
(一)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设施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劳动安全防护用品;
(五)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培训、考核;
(六)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七)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条件。
第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以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三)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四)安全生产档案制度;
(五)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六)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七)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登记整改制度;
(八)劳动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九)应急救援制度;
(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十一)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