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创新安全管理 打造客运安全文化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2月18日

 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客运公司大胆探索,勇于进取,在创新安全管理,打造客运文化方面,摸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工作的路子。现场监管是创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如何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管理者肩负起责任,关注细节安全。关注细节安全,不仅是企业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每一位员工自觉增强安全意识的具体表现。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四勤”,即:嘴勤:就是对不安全行为敢说,甘当“婆婆嘴”;手勤:就是多收集、撰写安全教育、警示宣传材料,印发给每位驾驶、维修人员学习;腿勤:就是多深入发车、维修现场一线,常督促、常检查;心勤:就是心中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心里永远装着“安全”二字。此外,还必须牢固树立起发现隐患的责任意识,真正使安全工作达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为了创新安全现场管理,分公司还推行了分管领导和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发车、维修、调度现场,实行现场办公,让管理模式动起来;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防范,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通过管理方式的转变,有效地杜绝了管理“盲点”,使各类事故隐患能够得到及时地发现和处理。从而,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人际关系,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促进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抓好源头管理,客运公司重视驾驶员的聘用第一环节,应具备什么素质,达到怎样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使用什么样的人作为驾驶员等等,分公司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这不仅对公车营运驾驶员这样要求,对驾驶分公司车辆的责任营运驾驶员更是如此。在招聘驾驶员的过程中,对于交规理论、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的驾驶员,还必须与分公司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后方可上车。除此之外,分公司要求安全、调度、稽查管理人员每日坚持深入发车现场,给驾乘人员进行安全“打招呼,”提醒行车注意事项,查看当班驾驶人员是否随意更换、是否存在疲劳、饮酒、生病或情绪异常等不适应出车的现象,检查随车灭火器是否配齐有效,车厢内是否擅自增加座椅等等,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消除,决不让一台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驶出车站外。为了规范管理,分公司还对所属营运车辆驾驶员,实行了一人一档,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户口”,实现了看得见、拿得准、易控制、好管理的有效举措;在对驾驶员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对于违反分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者,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直至辞退处理。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分公司安全文明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建设,保证了安全行车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

  打造客运企业安全文化,必须拓展安全文化理念的内涵,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珍惜生命的情感理念,安全效益的经济理念和预防为主的科学理念。”充分发挥员工参与的作用,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力争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是客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了创新安全管理,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管理人员懂业务、会管理,更好地指导生产,保证安全,客运公司要求安全、调度、机务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四清楚”,即:对本单位营运车辆状况清楚,对各维修场地和维修条件清楚,对驾乘、维修人员的身体状况清楚,对本单位安全设施的使用状况清楚。通过“四清楚”方式的推行,使管理人员对自己所管理的情况了如指掌,指导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在员工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分公司从基础的教育和养成开始,从严从细,抓深抓实,让每位员工对自己工作现场的安全状况、本职岗位的各项程序都清楚,从而,不断提高员工按章操作、按程序操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加有效地杜绝违章行为,使客运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更加有序。

  加强客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但是,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更是最大的节约,它不仅能够为企业“减损”,而且还能够“增值。”同时,还应当深刻理解客运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在不断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规范,在规范中求深化,在深化中求实效;更应当与时俱进,努力进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具有特色的客运安全文化,确保道路交通客运的长治久安。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