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文化的哲学视角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3月20日

  第二,安全的文化本质论。一般说,文化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物质性文化。如在设备产品的选择上,与其说是技术优劣的比较,不如说是文化的选择。二是制度性文化。制度是联系技术与员工之间的纽带,电力系统的安全运作程序和调度制度都属于此类。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指员工有无安全意识或责任心与奉献精神,也包括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如何。在以上三层意义上讲,安全与其说是一系列物质手段的结果,不如说是文化的结果。实践已证明,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第三,安全的历史累积论。安全生产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也呈现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它不像完成生产任务,既不能用革新的方法加快“成效”,也不能*加班加点突击“成效”。“百安”、“千安”是一天天渐进的。但一旦发生事故,安全生产的成绩却是突变的,马上从“0”开始。它也不像生产任务当天、当月没有完成可以在次日、下月弥补;这个班组任务完成不好,那个班组任务完成好,在单位的总体上可以平衡弥补。所以,安全生产必须反复抓,抓反复,最大限度地延长安全生产周期。

  第四,安全的要素整合论。安全工作是系统工程,生产工序犹如链环,安全事故必然发生在链环的最薄弱环节。但哪一环最薄弱不是绝对不变的,是相对的。事故致因理论和实践证明,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机器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而发生的(例如,没戴眼镜或面罩的工人,在打开防护门操作或防护门损坏,被啤酒瓶爆伤眼睛);少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遇到“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才发生的(例如,冒冒失失的工人在昏暗的路灯下,不慎跌入未盖盖儿的污水井中);更少数事故是由于“机物的不安全状态”处在“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下被引发的(例如,较干燥的硝化棉在气温高的仓库内自燃引起火灾)。这就是构成事故的三因素:人员———机物———环境的关系。在这三者中,“机物”、“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唯有“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他又是操作机物、改变环境的主体,因而,紧紧抓住“人”这个活的因素,提高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

  安全文化的建构路径

  路径之一:坚持“内化于心”。各类事故发生的背后,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安全第一”的思想并没有深人人心,还在于遵章守纪并没有形成一种群体的自觉行为。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安全理念的内化来实现,使“关注安全、善待生命”成为职工的内在需求。特别是,企业领导人要做到“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时刻把“人命关天”的事放在心上,把“人的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把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安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从根本上解决“要钱不要命”的问题,把“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价值观根植到心灵深处。

  路径二:坚持“固化于制”。安全理念要发挥效用,必须以行之有效的制度融入进去,固定下来,贯穿到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变成持之有据、可操作性的长效机制。要坚持“逐级负责、分工负责、系统负责、岗位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干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形成责权分明、运作有序、互相支持、互相保证的安全责任体系,从而把安全责任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岗位和环节。力求做到“四个必须”,即凡事必须有人负责,必须有章可循,必须有人监督,必须有据可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保证一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路径三:坚持“外化于行”。员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安全生产最根本、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企业良好的群体安全行为的形成,离不开企业良好的物质、生活、学习和人际环境,更离不开员工个人行为规范的养成。只有把企业的安全理念同职工个人的行为联系起来,促使人人敬业爱岗,才能唤起“人人保安全”的工作热情,形成群体保安全的能动性,使每个员工都成为安全生产的有心人,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同时要提高广大企业员工的安全应变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安全素养和正确的行为习惯,使“人人保安全”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路径四:坚持“物化于术”。人的智力、体力和精力总是有限度的。而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是一个永续的过程。面对这样的极限挑战,人类最大的智慧就是“物化于术”,也就是要积极研究、开发、应用,经过实践成功验证了的安全技术和安全产品。这是延伸人的大脑和四肢的有效途径。也是安全理念见之于物质的重要形式。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