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我们还需加把劲----赴德国考察“煤矿灾害预防与应急救援”心得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3月15日

  “煤矿灾害预防与应急救援”赴德国培训团于2003年11月21日在多特蒙德市的鲁尔工业区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学习和考察。

  感受:德国救护志愿者很敬业

  培训团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考察参观了鲁尔集团东矿矿山救护大队。救护队人数根据矿上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考虑下列因素:井下瓦斯涌出量、涌水量和煤的自然发火期。就东矿而言,救护大队共有76人,其中队长1人、副队长7人,分17个小分队,每队4人。除队长、副队长外,其余人员均为自愿参加者,系兼职人员,都是本矿矿工或工种技术人员。每个队员都要经过培训、测验,然后进行选拔,合格者发给安全救护员资格证书,取得此合格证书者才有资格参加救护大队。平时,队员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按规定时间参加煤矿安全救护训练。当井下发生事故或灾情时,井下报警装置将报警信号发送到地面计算机房,计算机直接发短信给每一位队员,也可发到队员家中座机电话上,并通知候补队员。当队员接到警报后,立即回话,并迅速赶赴矿上集合。要求在警报发出后的15分钟至17分钟内,必须有2个小分队到达出事井场。当灾情严重,本矿救护队力量不足时,可向其他矿救护队求援。
  在救护队员人员构成中有矿工、电工、测量师、地质等专业人员。他们对矿区的井上和井下生产情况非常了解。矿上对救护队员,每年定期进行培训和训练。队员的基础培训工作在矿区进行,小队长以上领导在集团总部进行培训,每年进行2次,队员每年进行5次,基础培训内容包括学习规章制度、条规、条例等,方式有看书、答题和操作等。每次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主要是测体能、技能和自救,测试工作分着装测试和不着装测试。无故缺席培训或经考核不合格者将被除名。
  在参观和学习的同时,大家还兴致勃勃地对训练器材和有关设备、仪器仪表进行了亲自操作体验。我们感到德国煤矿在救护队员的设备上是舍得投资的,因此,在救护工作中,既保证了救护队员自身的安全,又能有效地救护受难的矿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救护队员为自愿和兼职的,但人人都很敬业。在学习中了解到,我方学员对这种制度很感兴趣,问起为什么矿工会自愿参加救护队时,他们的回答是:“当看到自己的工友遇到危险时,你能不去救护吗?”

  对比:我国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通过考察和学习,我们感到德国在救护队伍建设和执法力度方面都值得我国借鉴。
  在我国的矿山中,救护队员全部是专职的。由于体制的改变,国家对救护队没有专项拨款,于是许多矿没有专业救护队,当有的小矿发生灾情,只能向附近矿务局求援。这样会造成以下不足:一是队员对该矿井下情况不熟悉;二是不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有效救助,延误了时机。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德国的模式,特别是小型煤矿,更应该学习和采用这种方法。
  通过对德国煤炭安全生产法律及相关法律的了解,我们认为德国煤矿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是十分严谨的。特别应提到的是他们的执法部门,执法严格,一丝不苟。在德国,《煤炭安全法》是联邦宪法中的一部分,各州还有自己的法律法规,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与之相比,我国近年加强了煤炭安全生产立法和安全监察立法工作,安全法律体系基本配套,应该也可以杜绝或减少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也确实做出了一定成绩,事故发生次数在逐年下降,但还远远不够,主要是执法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法不依。如有些地方煤矿,在开办煤矿的条件上,不执行有关规定,有的企业根本不具备开矿条件,也能取得相关的开矿证件。更有甚者,一些根本不具备开矿生产条件的单位私自开工生产,给安全留下隐患。对大矿来讲,由于法规本身上存在一定漏洞,使人们在执行起来有一定的变通性,有时为盲目地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不按安全规程作业,或存在侥幸心理,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

  执法不严。负责安全管理的执法部门和相关人员及各级煤炭安全生产监察人员,在查处违法问题上,执法不严,使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继续生产,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地方保护。因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地方有关部门对事故调查设置障碍,对责任人进行庇护,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和纵容了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

  建议: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

  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方面还任重道远,因此建议:
  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下决心对不符合安全生产的煤矿进行整顿,限期治理;对经过整顿治理的煤矿,仍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规定的,强行关闭,不留后患。
  加大对因违反安全生产各类法律、法规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责任人的处罚力度。特别是对煤矿的主要负责人,应取消其矿主资格,不得再从事煤矿生产。对相关责任人,也要严肃处理,绝不心慈手软。特别是对企业负责人,要实行安全生产责任一票否决制。
  加强安全法制建设。一方面,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减少有些法律条文的随意性和人为变通性,使之更加严格,无懈可击。另一方面,增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政府依法对企业实施监督力度。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