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 )。
A.氧化反应 B.放热的氧化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
2.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称为( )。
A.着火 B.闪燃 C.火灾 D.自燃
3.着火源是指具备一定( )的能源。
A.温度 B.热量 C.温度和热量 D.能量
4.下列关于自燃特征的正确说法是( )。
A.无需着火源作用 B.无需明火作用 C.无需加热 D.无需氧化剂作用
5.油脂滴落于高温暖气片上发生燃烧现象是属于( )。
A.着火 B.闪燃 C.自热自燃 D.受热自燃
6.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7.解释燃烧实质的现代燃烧理论是( )。
A.分子碰撞理论 B.燃烧素学说 C.过氧化物理论 D.链式反应理论
8.油脂接触纯氧发生燃烧属矛( )。
A.着火 B.闪燃 C.受热自燃 D.自热自燃
9.可燃液体发生闪燃时,其持续燃烧时间不足( )。
A.5秒 B.10秒 C.15秒 D.30秒
10.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 )时,木材燃烧则停止。
A.5%~6% B.8V%~10% C.14%~16% D.20%~24%
11.可燃气体的火灾属于( )火灾。
A.B类 B.D类 C.A类 D.C类
12.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则发生着火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13.轰燃使得火灾的发展过程由( )。
A.初起期进入发展期 B.发展期进入最盛期 C.发展期进入减弱期 D.最盛期进入减弱期
14.可燃液体发生着火时,燃烧的是( )。
A.可燃蒸气 B.可燃液体 C.以可燃蒸气为主和部分可燃液体 D.以可燃液体为主和部分可燃蒸气
15.一氧化碳浓度低于12.5%时不会发生燃烧,是说明燃烧的(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一般条件 D.综合条件
16.在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中,轰燃发生于( )。
A.初起期 B.发展期 C.最盛期 D.减弱期
17.在火灾中,由于中毒造成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是( ),火灾中约有一半的人员死亡是由它造成的。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烟
18.防火技术采取通风良好的措施是为了消除( )。
A.氧化剂 B.可燃物 C.着火源 D.降温
19.甲级生产的车间建筑耐火等级应( )。
A.1~2级 B.3~4级 C.4~5级 D.不限
20.规定电石库距离锻工、铸工等产生火花的车间需30m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了( )。
A.消除着火源 B.消除可燃物 C.避免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 D.消除氧化剂
21.储存闪点低于一18度的可燃液体的库房属于( )。
A.甲级储存 B.乙级储存 C.丙级储存 D.丁级储存
22.气焊施工现场的乙炔瓶与火源的距离不得少于( )。
A.5m B.10m C.15m D.20m
23.可燃液体的危险等级按( )分类。
A.自燃点 B.着火点 C.闪点 D.挥发性
24.煤堆在空气中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属于( )。
A.受热自燃 B.自热自燃 C.着火 D.闪燃
25.下列火灾探测器中属于接触式探测器的是( )。
A.感烟式探测器 B.感光式探测器 C.图像式探测器 D.光电式探测器
26.( )灭火剂已被发现对大气的臭氧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A.二氧化碳 B.四氯化碳 C.泡沫 D.卤代烷
27.化工原料电石或乙炔着火时,严禁用( )灭火器扑救。
A.干粉 B.干沙 C.四氯化碳 D.二氧化碳
28.非接触式火灾报警器是根据( )进行探测的。
A.烟气浓度 B.烟气成分 C.光学效果 D.烟气流速
29.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不得采用( ) 进行扑救。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干沙
30.下列不属于清洁阻燃剂的是( )。
A.磷系阻燃剂 B.成炭型阻燃剂 C.含卤阻燃剂 D.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
31.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
A.物理性爆炸 B.化学性爆炸 C.爆轰 D.殉爆
32.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33.可燃性混合物燃爆最剧烈的浓度是( )。
A.爆炸下限 B.爆炸上限 C.爆炸极限 D.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34.化工厂火炬的燃烧是属于( )。
A.动力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流式燃烧 D.紊流式燃烧
35.可燃物质的爆炸下限越小,其爆炸危险性越大,是因为( )。
A.爆炸极限越宽 B.爆炸上限越高 C.可燃物稍有泄漏就有爆炸危险 D.少量空气进入容器就有爆炸危险
36.混合物的标准自燃点是指在( )浓度时的自燃点。
A.爆炸下限 B.爆炸上限 C.爆炸反应当量 D.爆炸极限
37.化学性爆炸可称为( )。
A.燃烧 B.自燃 C.瞬间燃烧 D.着火
38.焊补空汽油桶发生爆炸属于( )。
A.物理性爆炸 B.爆轰 C.殉爆 D.化学性爆炸
39.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40.燃气系统保持正压生产的作用是( )。
A.防止可燃气体泄漏 B.防止空气进入燃气系统 C.保持压力稳定 D.起保温作用
41.可燃固体按( )进行分类。
A.自燃点 B.着火点 C.闪点 D.是否受热有熔化过程
4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实施日期是( )。
A.1998年1月19日 B.1998年5月1日 C.1998年9月1日 D.1998年10月1日
43.提高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含氧量,对爆炸极限的影响是( )。
A.爆炸上限提高 B.爆炸下限降低 C.爆炸上限降低 D.无显著变化
44.下列应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单位是( )。
A.运动场所 B.医院 C.商场 D.大型港口
45.化工厂的防爆车间采取通风良好的防爆措施,其目的是( )。
A.消除氧化剂 B.控制可燃物 C.降低车间温度 D.冷却加热设备
46.化工厂的燃气系统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截门,其目的是( )。
A.消除可燃物 B.消除氧化剂 C.消除着火源 D.降低系统压力
47.可燃液体的闪点越高,则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
A.越大 B.越小 C.无关 D.无规律
48.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的生产车间,属于( )。
A.甲类生产 B.乙类生产 C.丙类生产 D.丁类生产
49.灭火技术措施采取隔离法的作用是( )。
A.消除氧化剂 B.消除可燃物 C.消除着火源 D.降低温度
50.燃料容器、管道直径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51.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52.下列属于可燃固体燃烧方式是( )。
A.扩散燃烧 B.动力燃烧 C.表面燃烧 D.混合燃烧
53.可燃气体的危险等级按( )分类。
A.爆炸极限 B.爆炸上限 C.爆炸下限 D.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54.降低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其爆炸极限范围( )。
A.变窄 B.变宽 C.无关 D.无规律
55.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 )表示。
A.爆炸上限 B.爆炸下限 C.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D.爆炸极限范围
56.提高着火源的能量,会使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
A.变宽 B.变窄 C.无关 D.无规律
57.下列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反应当量浓度,正确的是( )。
A.25.5% B.29.5% C.32.5% D.46.5%
58.乙烷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下列浓度正确的是( )。
A.1.38% B.2.38% C.3.38% D.5.38%
59.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压力(初始温度为27℃,初始压力为0.1MPa,爆炸温度为2411K应为( )。
A.0.59MPa B.0.69MPa C.0.89MPa D.12.69MPa
60.火炸药爆炸事故发生爆轰时的传播速度可高达( )。
A.每秒数米 B.每秒数十米 C.每秒数百米 D.每秒数千米
61.电灯泡同时放热发光,但不属于燃烧,因为它是( )。
A.氧化反应 B.物理反应 C.分解反应 D.物理化学反应
62.可燃气体的火灾属于( )火灾。
A.B类 B.D类 C.A类 D.C类
63.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则发生着火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64.下列与空气接触能发生化学自燃的物质有( )。
A.活泼金属 B.黄磷 C.金属碳化物 D.金属粉末
65.锅炉爆炸属于( )。
A.化学性爆炸 B.物理性爆炸 C.爆轰 D.殉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