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瓦斯防治技术现状及趋势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8月05日
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的能源利用的背景、我国煤炭生产状况、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威胁我国煤炭生产的主要因素。着重从矿井瓦斯涌出量的测定、矿井瓦斯的抽放、 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防治、瓦斯煤尘爆炸防治和瓦斯检测系统的发展等方面介绍了世界上主要产煤大国在煤矿瓦斯治理上的技术现状、作用效果及其瓦斯治理的前景和趋势。
关键词:煤矿:瓦斯治理:国内外技术现状:趋势
 
1 内容背景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我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能源消费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能源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十五"期间,我国煤炭产量由2001年的13.8亿吨已增长到2005年的21.9亿吨,年均增长2.02亿吨,保证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 我国已经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2004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5.6%和67.7%。2006年我国原煤产量达23.7亿吨,列世界第一位。
 
2 我国煤炭生产状况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国名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技术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条件有哦所改善,但仍然存在着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发等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问题。
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虽然持续下降,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管理的规范,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从总体上讲,出现了不断好转的局面。在开展机械化生产,原煤产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1949年至2000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总体趋于稳步下降态势。
 
近年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表2.1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6.08
6.0
5.85
5.0
4.17
3.10
 
煤矿企业2000年发生伤亡事故2863起,死亡5798人;2001共发生死亡事故3082起,死亡5670人;2002年共发生死亡事 故4344起,死亡6995人;2004年全年煤矿企业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853起,死亡6009人。2003年世界煤炭产量约50亿吨,煤矿事故死亡总数约8000人.当年我国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2003年我国煤矿平均每人每年产煤321吨,全员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而百万吨死亡率则是美国的200倍,南非的30倍.2004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即使控制在3.1,但与世界上先进产煤国家相比,差距仍然不小.美国2004年产煤10亿吨,仅死亡27人,美国已经连续3年煤矿死亡人数在30人以内。
在煤矿事故中,瓦斯灾害时最严重的一种灾害之一。瓦斯突出不仅能摧毁巷道设施,破坏矿井通风系统,而且使井巷充满瓦斯和煤(岩)抛出物,造成人员窒息、煤流埋人,甚至引起瓦斯爆炸与火灾事故。瓦斯爆炸不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而且会引起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井巷坍塌等二次事故。井下煤矿一次死亡人数多达重大事故主要是瓦斯爆炸事故和瓦斯突出事故。1990-1999年的十年间,我国煤矿共发生3人以上的死亡事故4002次,共死亡27495人,其中瓦斯事故2767次,共死亡20625人,占3人以上死亡事故的69.14%,死亡人数的75.01%。在03、04、05、06年的死亡百人以上的重特大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又占绝大多数。2007年1-9月份,全国煤矿发生瓦斯事故210起,死亡752人。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占煤矿事故死亡总数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27.8%,全年发生一次死亡3-9人重大瓦斯事故126起、死亡591人,分别占煤矿同等级事故的53.25%和55.1%;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和特别重大瓦斯事故26起、死亡490人,分别占煤矿同等级事故的57.78%和50.15%。重特大瓦斯事故多发,仍然是当前煤矿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
 
3煤矿瓦斯事故频发的原因
 
我国大多数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导致自然灾害多,容易引发重大事故,给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困难。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煤炭资源分布总体格局是北富南贫,西多东少。全国2300多个县(市)中,有1200多个境内有煤炭资源。煤田总体构造在世界上属于中等偏下,条件较差。我国煤矿特厚煤层少,埋藏深,决定了我国露天煤矿数量少,这与以露天煤矿为主的美国、澳大利亚相比,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难度较大。我国井工煤矿有像神华大柳塔,兖州济宁三矿这样自然条件非常好的矿井,但大部分煤矿存在着地质构造复杂,倾角大,煤层薄,煤层不稳定,灾害严重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造成我国井工煤矿中高产高效矿井不足
.   我国煤矿绝大多数是井工开采,煤炭总产量中井工矿井产量约占94%。我国煤矿均为有瓦斯涌出的矿井,全国煤矿的年瓦斯涌出量在100亿立方米以上。国有重点煤矿中,高瓦斯和突出矿井占49.8%,煤炭产量占42%;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87.4%;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51.3%;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其复杂的煤矿占36%,属简单的占2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其复杂的煤矿占27%,属简单的占34%。在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我国的煤矿尤其是瓦斯矿井容易发生灾事故。
我国煤矿开采深度平均每年增加10~20米,随采深的增加,地应力、瓦斯压力、地温也越来越高,煤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步加重,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煤层瓦斯压力平均每年增加0.1~0.3兆帕,绝对瓦斯涌出量每年增加15亿立方米左右。例如45户重点监控企业中高瓦斯和突出矿井的比例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10%。因此,控制瓦斯一直成为煤矿安全的主攻方向之一。
 
4 世界各产煤国的瓦斯治理技术
 
瓦斯灾害的防治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在此项工作上的技术措施。
瓦斯的防治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1 矿井瓦斯涌出量的测定;2 矿井瓦斯的抽放;3 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4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防治;5瓦斯煤尘爆炸防治;6 瓦斯检测系统的发展。
 
4.1 矿井瓦斯涌出量
 
 研究煤层瓦斯的形成和迁移规律,测定煤矿瓦斯含量,是正确预测瓦斯涌出量的基础。
4.1.1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
目前各国主要采用解析法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用解析法测定瓦斯含量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从钻取试样到把试样装入取样器这段时间内的瓦斯损失量Q1;第二阶段,采用野外吸仪测定取样器中的试样解吸瓦斯量Q2;第三阶段,用粉碎法确定试样的残存瓦斯量Q3 。上述三个瓦斯量相加即得该每样的总瓦斯量。用解析法测定煤样瓦斯含量的成功率可达98%,精度也较高,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优于其他方法。
4.1.2矿井瓦斯涌出量的测定
生产矿井瓦斯主要来源包括掘进区瓦斯、采煤区瓦斯和采空区瓦斯。在研究瓦斯来源和瓦斯涌出量时,既要考虑瓦斯地质条件,也要分析采矿技术条件。目前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主要有三类:矿山统计法、煤层瓦斯含量法和瓦斯分源法。
a 统计法。对于新矿井新水平的瓦斯涌出量预测,目前大多数煤矿仍采用直线外推的矿井统计预测法。统计法预测方程最早是前苏联于1937年提出的。矿井统计法分两部进行:第一步采用跟踪法搜集历年的通风报表资料;第二步将统计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滤波处理,并计算瓦斯梯度和预测某一深度的涌出量。
b 瓦斯含量法和分源法。含量法和分源法计算原则基本相同,主要是采用煤层原始瓦斯含量和涌出系数来预测涌出量,但两着临近煤层瓦斯涌出律方程不同。各国根据本国煤层特点和经验提出临近层瓦斯涌出率计算公式。
4.1.3各国矿井瓦斯等级
大多数国家都划分矿井瓦斯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前苏联矿井瓦斯等级,按照平均日产1吨煤涌出的瓦斯量划分为:一级瓦斯矿井,5 以下;二级瓦斯矿井,5-10 ;三级矿井,10-15 ;超级瓦斯矿井,15 以上。德国所有的烟煤矿井都划分为瓦斯矿井,但《煤矿安全规程》中没有划分瓦斯危险等级。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两大于20 /min时,视为特大瓦斯工作面。我国煤矿瓦斯等级,按照平均日产1t煤涌出的瓦斯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分为:低瓦斯矿井,10 及其以下;高瓦斯矿井,10 以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4.2 矿井瓦斯抽放
 
当用通风方法不能使回采采工作面涌出的瓦斯稀释到《煤矿大全规程》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时,就必须预先抽放瓦斯。在许多国家,瓦斯抽放已经成为降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和防止突出的一种主要措施。前苏联一年的瓦斯涌出量为23~24 .德国鲁尔、来琛、伊本比伦和萨尔四大硬煤矿区都应用瓦斯抽放措施,平均抽放率大50%,年总抽放量为6亿 。
回采工作面瓦斯防治瓦斯措施有区域性措施和局部性措施。前苏联、波兰、德国、英国等国采用的区域性措施主要有:瓦斯抽放、开采保护层、煤层大面积注水等;局部性措施主要有:松动爆破、超前钻孔、水力冲孔、卸压槽等。区域性措施放突效果较好,如果煤层无保护层可采,目前主要是采用瓦斯抽放的方法。
4.2.1瓦斯抽放钻孔布置
煤层内瓦斯抽放钻孔有下向孔、水平孔和上向孔三种布置方式。据前苏联的研究,其抽放率之比为1:1.20:1.35,特别是在薄煤层及自然透气性低及中等的煤层,上向孔抽放效果最好。
前苏联卡拉干达、库兹巴斯和沃尔库塔煤矿采用的钻孔参数为:直径80~100mm,孔深150~200m,孔距10~20m,钻孔密度为12~18m/kt煤,瓦斯抽放率可达30%。在采取人工增大煤层透气性措施的情况下,抽出率可达55%以上。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